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預警機之父:一生做一件事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1-19]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我這一輩子,已經經歷了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此時回頭看,人生在世,無非是明白一些道理。比如,人吃過真正的苦後,才懂得什麼是甜;比如,遇到挫折時,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比如,能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並把這件事和為國家作貢獻相連,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王小謨簡介

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1938年11月王小謨出生於上海,從事雷達研製工作50餘年,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他所摯愛的雷達和預警機事業。

20世紀70年代他主持設計的「JY-8」雷達成為我國第一部自動化三坐標雷達,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世紀80年代,他設計我國第一部高低空兼顧的「JY-9」雷達,具有較強的抗干擾和低空探測性能,在國內外軍事演習和綜合評分中名列前茅,榮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世紀90年代,他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代機載預警系統。新世紀開始,他任出口型預警機總師,預警機總顧問,為我國預警機實現從國外引進到出口,進入國際先進水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言傳身教、甘為人梯,先後為我國培養出18位預警機系統或雷達系統總設計師。

王小謨1985年以來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7年榮獲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6年獲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2008年榮獲國防科學技術特等獎,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11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我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研製雷達,然後負責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到預警機上,把設計變為現實。」

「我只是一位普通人。國家給我這個獎,是對整個科研團隊的肯定,我代表他們領獎。」

這些話,是這位皓首蒼顏的老人,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王小謨院士的肺腑之言。我問他:您認為做人什麼最重要?王小謨脫口而出:不說假話。後來我才知道,對此他堅守了一輩子。

科研人生從組裝收音機開始

王小謨的父親曾是愛國將領馮玉祥的參謀。當年,馮玉祥應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他父親攜家眷從上海趕去北京投奔,不料馮玉祥中途蒙難於輪船火海。王小謨一家沒了依靠,便在北京西城區的一個大雜院租房住下。那時王小謨12歲。

京劇是當時的「流行音樂」。每有閒暇,大雜院裡喜歡京劇的大老爺們總是三五成群,凳子一擺,胡琴一拉,戲聲悠揚。王小謨廝混其中,時間長了,也能哼上幾段。他還纏著伴奏的胡琴師傅教他習琴,一學就會。高中時,王小謨成了學校京劇團的骨幹。沒錢進戲院,王小謨就從收音機裡聽,電波裡流出來的「咿∼呀∼呀」的節韻也能讓他廢寢忘食。他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機,但「家裡根本負擔不起」。好在宣武門附近有小市場,出售日本人留下來的舊貨。王小謨積攢了幾個月的早點錢,買了一個礦石、一根銅絲、一個耳機、一根鐵絲當天線,回家一番鼓搗,組裝起來的東西竟能發聲。當梅蘭芳的京劇從耳機裡流出,他興奮得一宿沒睡,對無線電波的好感頓生。

從此,組裝收音機成了王小謨的一門「手藝」,也培養了他「自己動手」的習慣。他笑言:「我裝的收音機比市場上的便宜多了,還能趕上『國內水平』,高中時就能裝三燈機、五燈超外差式收音機,有些鄰居想省錢,就請我去裝。收音機壞了,也請我去修。不免費,給我點小零花錢,或把剩餘的零件給我。」

1956年,即將高中畢業的王小謨面臨考大學。「當年考清華沒有十足的把握,北方昆曲院相中了我,但家裡反對。北京工業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挑上了我,我對無線電也有興趣,就聽從父母的安排,讀了無線電系。」

對於這次命運的抉擇,王小謨說,「那時候年紀很小,沒有說非做哪一行不可。當年一起聽戲、唱戲,進了藝術院校的小夥伴們,很多人都成了有名的藝術家,比如那時的『當家花旦』柳石明,後來成為中央歌舞劇院院長。人生關鍵在於堅持,堅持努力,不管幹什麼都會有出息。」

大學裡王小謨的成績在班上算中等。「我屬於沒好好上晚自習的。」王小謨說,「學校的京劇團、模特隊,我都是活躍分子。大二時,因為相位沒有講清楚,我物理口試才得了2分,用現在的話講,『掛科了』。但《無線電原理》等一些專業課成績還是拔尖的。畢業設計時,我首次應用最佳相速方法設計雷達八木天線,獲得優秀畢業設計的成績。」

因禍得福掌握了計算機技術

大學畢業後,王小謨被分配到南京第14研究所。

14所的前身,是國民黨的一個雷達修配廠,解放後,一批老的技術人員留在了這裡,如戴季江,他是雷達顯示技術方面的專家。新中國的雷達事業在這裡起步。王小謨來到這裡之前,14所就已經做出了我國第一部自行設計的警戒雷達406。到14所之後,王小謨聽到了很多老一輩專家艱苦創業的故事,如「向北望,學雷達」:一開始科研人員不知道怎麼做雷達,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雷達是什麼樣的,他們就坐綠皮火車,跑到中蘇邊界去,用望遠鏡看對面蘇聯「老大哥」的雷達什麼樣,回來仿製。

早期的雷達只能給出目標的距離和方位兩維坐標,不能給出高度。20世紀60年代開始,三坐標雷達成為當時國際雷達技術研究的前沿領域。14所從上世紀50年代末期,就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開始三坐標雷達的研製。1960年,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蘇聯撤走了援助專家。1961年,研究室主任薛國偉找到剛到14所報到的王小謨:「你負責做三坐標雷達吧。」

「跟誰一起做?」王小謨問。

「就你一個人先做吧。」薛國偉說。然後,他就把厚厚的一沓資料放在了王小謨桌上。那沓資料,是蘇聯專家留下的手稿,也是當時所裡僅有的資料。讀完了那些資料後,王小謨又從各種渠道搜集國外資料。然而,資料都是英文的,對一直學俄語的王小謨來說,必須在短時間內掌握英語。他每天早晨起來就念單詞,找雷達方面的經典文章,邊看邊查字典,花了一年時間,既把文章讀通,又把英語學起來了。

正當他如饑似渴地鑽研雷達技術時,1965年,他被派到蘇北溧陽的農村「搞四清」。直到半年後,才從溧陽回到14所,這時,所裡正在「鬧革命」。一些留過學的科學家被扣上各種帽子打倒了。王小謨還算幸運,被「打入」機房管計算機。這對王小謨來說,可謂是因禍得福,方便了他熟悉計算機,有時,他甚至用計算機下下棋、唱唱歌。後來他說:「我感謝這段時間,因為在這裡,我切實掌握了計算機,為後來把計算機技術應用到三坐標雷達上打下了堅實基礎。」

山溝裡帶出一流科研所

1969年,王小謨接到了一個新的調令:到三線去。當時「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口號響徹天南地北。一大批國家重要的鋼鐵、常規兵器、航空、航天、能源、電子、重型機械、發電設備製造工業基地向三線戰略轉移。

跟王小謨一起從14所去貴州的有八九百人,他們組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所——電子工業部第38研究所(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

「38所在貴州黔南自治州的都勻大坪,四面環山,其中有一塊平地。我們蓋了一些『干打壘』,相當於毛坯平房,沒有廁所。吃菜很奢侈了,下面弄點柴火,上面從房樑上吊個鍋,燒點兒開水,很少的菜,加很多的紅辣子和鹽。」王小謨回憶,「我們還開辦了子弟學校,一開始由所裡的技術人員輪流兼任教師。開辦了醫院,因為貴州山區凍雨多,那種毛毛雨,從空中下來就凍了,每年都要摔傷一些人。」

大坪離都勻市區十五六公里,大部分是坑坑窪窪的土路,走路得翻過幾個山頭,走得快也要五六個小時。「當時進城是一件大事。那會兒,司機是最好的職業。大家都要拍司機的馬屁。和司機關係好點兒,可以搭順風車,去城裡買豆腐皮,買肉,拉煤也會先拉到你家。還可以托他買東西。」而兒子是他的心痛,「我沒辦法為大兒子創造好一點兒的學習環境,他後來大學都沒能上。」王小謨哽咽。

雖然山溝裡條件苦,但政治運動也少。青山綠水中,適合靜心搞研究。王小謨說,「這段時間我們的生活比較平靜,是出成果的時期。」這時期的王小謨,挑起了三坐標雷達總設計師的擔子,帶領一批技術骨幹,開始了三坐標雷達長達十三年的研究。

以前的雷達車上沒空調,四五十度的高溫,人在裡面就算只穿一個小褲頭,也能看見汗毛孔裡汗珠冒出來。經常待在裡面做試驗的王小謨深知其中的辛苦,於是,他提出在雷達機裡裝空調器。這種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挑戰了當時「以蘇聯為師」的頑固理念,需要巨大的勇氣。

果然,這一理念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王小謨斬釘截鐵:「人是第一戰鬥力!人都不行了,你那設備有什麼用啊!」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後來我國預警機的設計中,也得到了貫徹,比如在預警機上裝廁所、減噪等。

1986年,王小謨擔任38所所長。此時的38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暴露了很多問題,253名技術人才「南飛」。地處邊遠山區,每年分配來的大學生不僅數量少,而且報到率低。怎麼辦,對此,王小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工資和住房採取按貢獻分配。對技術尖子給予浮動兩級工資的重獎;對長期不幹工作的人先是黃牌警告,如不改正就請出所。經過改革,人的積極性被調動,科研成果如雨後春筍,38所逐步走向國內一流水平。

王小謨強調說:「我多次到美國出差,無論是舊金山、洛杉磯還是紐約、華盛頓,從事高科技工作的大多是中國人。中國人不笨啊!關鍵要有趕超國際先進技術的雄心壯志,並很好地組織起來,創造好一些的工作環境。」

終於研製出自己的預警機

上世紀90年代,我國與外方合作共同開發發展型預警機,王小謨擔任中方總設計師。在合作期間,王小謨高瞻遠矚,意識到必須自力更生,部署安排了國內同步研製。在外方單方面賠款中止合同時,王小謨向裝備研製主管部門和中央提出「立足自主、研製國產預警機」的建議,得到支持。

王小謨這麼有信心,源於中國電科深厚的軍工電子技術積澱和對國防事業的使命與責任。在預警機研製過程中,從中國電科集團總部到各個研究所,都將預警機項目作為「天字號」工程,以簽訂軍令狀的方式,將任務層層分解。信心,還源於王小謨已儲備了一批年富力強的技術人才。「對年輕人有信心,敢於給他們重任再推一把」,這就是王小謨培養人才的絕招。比如吳曼青,我國最年輕的院士之一,他主導研製的數字陣列雷達獲得成功,現已成為我國預警機採用的主要雷達。

西北大戈壁上的試飛現場,夏日驕陽似火,把漫天黃沙烤得熱氣騰騰。預警機封閉的機艙內,溫度達到了40多攝氏度,在裡面工作就像是在蒸「桑拿」;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即使裹著羊皮大衣也瑟瑟發抖,每次下機後耳朵都不停地轟鳴,兩三個小時聽不清聲音,而且預警機試飛會有生命危險。年近七旬的王小謨,經常帶著技術人員苦幹,一上機就是4個多小時,晚上經常加班到凌晨,一工作就是整整兩個多月。

2009年10月1日,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由王小謨主導研製的空警2000預警機作為領航機型,引領龐大機群,米秒不差飛過天安門廣場!2010年,這一預警機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此時,「我們一定要爭口氣」的大幅標語,已在中國電科機庫的白牆上掛了整整十年!

回望人生無憾事

2010年10月22日,貴州都勻大坪鎮。王小謨又回到了這裡。看著頹敗的廠房和依然蒼翠的青山,他眼中含淚——他對這裡,愛得深沉。這裡,有他近二十年事業奮鬥的日日夜夜,有他和妻子張湘雲種菜養雞的相守,有他一家人小半年吃一大塊板肉的歡聲笑語……這些,都是他生命中難以忘懷的記憶。

「我這輩子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了,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國家也給了我足夠多的榮譽,我該知足了。」

知足,讓這位老人笑對晚年。即便躺在早期淋巴癌的病床上輸液,他依然關心我國的預警機事業,把設計師們請來面對面探討交流。病情稍有好轉,他就趕赴熱火朝天的試驗現場。生活中,京劇和胡琴依然是良伴,《蘇三起解》、《楊門女將》……他把京腔京韻唱得悠揚婉轉,把胡琴拉得如泣如訴。戲裡琴外,寄托著對那些為我國雷達和預警機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戰友、同事的懷念,他讓自己一輩子都是一個真實的人。

資料鏈接一:我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實現眾多第一:第一次在雷達中採用集成電路,第一次採用電子計算機,第一次採用人機工程理念,第一次採用基於統計的試飛方法,解決了C波段射頻網絡、自相參、雙脈衝、動目標顯示、沃氏函數圖傳等技術,在探測威力、三坐標測量精度和自動化程度等方面都優於當時世界的主流雷達美國TPS43。

資料鏈接二:國產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9個第一,突破了100餘項關鍵技術,累計獲得重大專利近 30項。一項項獨特的設計思路和集成創新,使我們的國產預警機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複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美國政府智囊團「詹姆斯敦基金會」發表評論:中國採用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比美國的E-3C整整領先一代!

      責任編輯:ShelleyPang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兩次獲國家科技一等獎      [2013-01-18]
鄭哲敏、王小謨獲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3-01-18]
王立軍錦州從警:愛揮霍被神化      [2013-01-19]
傳中紀委上報官員拋房 粵最多      [2013-01-19]
中國預警機之父:一生做一件事      [2013-01-19]
薄熙來聘律師或兩會前貴陽結案      [2013-01-19]
媒體:於中國極右危險 極左更甚      [2013-01-19]
傅高義:鄧小平一直在思考體制      [2013-01-19]
網曝鳳凰衛視女主播當官員小三      [2013-01-19]
嫦娥二號正飛往2000萬公里深空      [20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