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網1月23日報道,1月22日下午,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召開媒體通氣會,就深圳訊美工廠污染一事(詳見人民日報1月22日《深圳市民抗議附近在建LCD工廠——距小區18米,是「毒工廠」嗎?》相關報導)作出解釋,卻隻邀請少數幾家深圳本地媒體,人民網記者與眾多居民代表被堵門外。通氣會現場,環評單位與建設單位說辭相互矛盾,提問環節媒體與居民質疑聲不斷。
人民網記者被堵門外,居民質問「想遮掩什麼」
1月22日下午,記者多方打聽得知,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將在下午4點召開新聞通氣會,但隻邀請少數幾家本地媒體。明知不在受邀之列,但記者還是在當日下午3點45分來到人居環境委8樓,卻被保安以人民日報及人民網不在邀請之列為由堵在大門外。
保安稱,隻有受邀媒體才能進入會場。在保安出示的一張名單上,記者隻看到幾家深圳本地新聞單位的名字,連深圳本地的一些「犀利」媒體,也不在受邀之列。
3點50分,約10名科苑花園居民代表到場旁聽通氣會,也被保安堵在門外。居民質疑,「一場本應光明正大召開的通氣會卻僅邀請幾家本地媒體,也不允許旁聽,是想遮掩什麼?」在場居民一致要求旁聽,現場一度混亂,記者借機隨人群進入通氣會現場。但會議並沒有准時召開。
起初,有工作人員堅持居民代表不得參加通氣會,待會後單獨溝通。但居民代表不同意,拒絕離場。隨後,深圳市人居環境委的一位領導表示,要求全體記者到隔壁休息,先與居民溝通,又遭到居民強烈反對。居民王先生表示,人民政府應對人民負責,既然是通氣會,為何隻給少數媒體通氣?事情發生了,為什麼不首先和我們居民通氣?就應該信息公開。通氣會不能變成暗箱操作的「小會」。「我們隻是希望旁聽,必須是同一場會,不能將記者和居民分開。」
建設內容「一日一變」,各單位說辭相互矛盾
通氣會共三個流程,首先由項目建設方訊美科技有限公司介紹項目情況。之後,該項目環評單位——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就2009年受訊美公司委託的《環評報告》有關情況進行說明。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環評單位專家所宣讀的建設內容竟與先前訊美科技的說法全然不同。
環評單位表示,項目將建設2棟科研廠房、1棟科研辦公樓,並未提到有其他建築內容。而訊美科技卻稱,項目將建成「1棟27層,兩棟100米建築」,用於研發生產,其餘為商業配套,還包含一個5000平米的高檔商業中心。
然而,記者看到,在1月21日訊美科技回覆給人民網的《關於訊美科技公司在建項目環保問題的情況說明》中,曾明確寫出,「按最新已批規劃,項目將建成3棟高標准現代化研發大樓和3棟小型實驗樓,作為企業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孵化器和總部辦公區」,明顯與訊美科技在通氣會上的說辭嚴重不符。
環評單位與建設單位說辭不符,建設單位前後說辭又相互矛盾。對此,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解釋稱,他們彙報的是2009年的情況,之後發生的變更自己不清楚。「如果是重大變更,應該來環保局走另外告知程序。」
對於環境科學研究院的說法,居民卻並不認同。「這分明是在推卸責任,明明說昨天專門開會研究討論居民質疑,現在卻連這麼重大的變更都不知道,又談何回覆居民,對居民負責?」
居民李小姐表示,訊美公司代表發言時,已提及項目發生變更,「在此之後,環境科學研究院的人發言卻依舊照自己的稿子宣讀,這種工作態度,讓我們怎麼放心把環評這麼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們?」
此外,在項目生產工藝及產污環節上,環評單位與建設單位也發生矛盾。環評單位明確說明項目用到焊接工藝,會產生焊接廢氣,但訊美公司堅持稱不需要焊接,不會產生污染。
項目規劃重大變更,居民要求重新環評
項目究竟要建什麼? 記者在深圳市規土委網站公告中看到,發佈於2013年1月9日的該項目《深圳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中,項目的「用地項目名稱」及建設內容均發生了變更。項目名稱中隻字未提「LCD」,變為「訊美紅外非製冷熱像儀項目(調整)」。建築棟數為6,層數27層,規定建築面積147456.44平方米。其中,廠房54462.21平方米,商業4999.29平方米,食堂2299.97平方米,研發85694.96平方米。
居民代表質疑,該項目現規劃和2009年所規劃的建設內容明顯不一致,「中間是否出現了項目規劃和土地使用規劃的變更,如果出現變更,該項目是否需要經相關部門重新進行審批?」
對於居民的提問,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院的《環評報告》發佈於2009年1月,是2008年根據設計方提供的方案進行的評估,「至於後面發生了什麼變化,並不知情」。
同樣的質疑,訊美科技相關負責人的回答則顯得有些模棱兩可。該負責人先是表示「商業配套和綠化面積是政府要求我們做的建設,綠地的建設不用重新報發改委」。 然而在面對居民關於「為何現有規劃和《環評報告》裏不一致」的反復質問時,該負責人轉而改口稱「今天在這隻探討關於環境污染相關的問題,其他問題我們回去研究以後再答復」。對於居民希望給出具體時間表的要求,該負責人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
記者隨後電話聯繫了深圳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稱,關於訊美公司項目的詳細情況,該委還在進一步瞭解中,隨後將公佈調查結果。
「現在項目規劃發生了重大變更,連最基本的條件都改變了,2009年的《環評報告》肯定應該作廢。那現在在建的項目算不算非法開工?」居民劉先生說。
污染監管成熱議焦點,相關部門避而不談
通氣會現場,曾有媒體和居民反復質疑訊美項目的污染情況,然而相關單位及部門卻始終以「無污染」及「環保部門監管嚴格」搪塞。
據瞭解,在科苑花園小區居民對訊美科技項目的投訴書裏,還對該小區周邊長期存在污染問題的兩家企業——沛鴻電子以及西甫材料廠的情況進行了反映。有居民表示,上述兩家企業常常在深夜排放廢氣,在小區裏常能聞到刺鼻氣味,多次投訴,環保部門卻不管不問。
「那麼對這兩家企業,深圳環保部門是如何監管的呢?」當記者就該問題向深圳人居委提問時,該委相關負責人卻稱,這兩家工廠歸南山區環保水務局監管,不在該委的管轄範圍內,無法就此問題進行現場回答。當記者打算就針對訊美的監管措施進行提問時,該負責人卻匆匆結束了通氣會。不少媒體和業主抱怨「我們的問題還沒問完呢」。
會後,居民代表對深圳人居委的接訪態度表示了強烈不滿。有居民說,之前曾經發快遞投訴信到人居委,人居委卻拒收,「拒絕為人民服務,你們這是什麼態度!」也有居民則反映,訊美公司徹夜施工,影響小孩高考,「打電話給南山環保局投訴,沒有一個人理」,還有居民代表抱怨南山環保局「一點也不作為」。
據瞭解,有居民代表在會後再次向深圳市人居委提出訴求,希望人居委能協調沛鴻電子以及西甫材料廠搬離南山科技園,不料人居委方面卻答復 「去找南山環保水務局,不行再去找南山區政府」。該居民表示,一些部門現在連「各掃門前雪」都做不到,到處「踢皮球」,「讓人很失望,也很傷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