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網報道,中日關係因釣魚島之爭日益緊張,美國也在不斷重申美日同盟的立場,中日開戰說甚囂塵上。然而,曾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的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2月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雖然日本政府中的民族主義者會忍不住想要對抗中國,但中國現在還不想用武力挑戰美國,美國對於保衛其盟友日本的表述也很模糊,故中日美不太可能重蹈一戰覆轍。但拉赫曼也指出,中日美應反思一戰歷史,以避免陷入戰爭泥沼。
拉赫曼指出,中國、日本和美國之間持續升溫的緊張局勢,與一戰有相似之處。幾個月來,兩國飛機和船隻在釣魚島附近謹慎對峙。而去年10月底,美國還派遣了一個頂級使團出訪北京和東京。這個由兩黨人士組成的美國代表團明確表示,中國如果攻打釣魚島將觸發美國履行對日本的防衛承諾。
拉赫曼認為,雖然,中國現在還不想用武力挑戰美國,但危險是顯而易見的。美國安保承諾的原意是要讓日本安心,然而這種承諾也可能誘使日本政界人士冒不必要的風險。有歷史學家聲稱,1914年時德國政府認為,德國必須盡快打一場戰爭,在被更強大的對手包圍之前速戰速決。
與此類似,一些關注日本的觀察家擔心,現在中日兩國力量差距還不太大,並且美國軍事力量仍在太平洋居優勢地位,在這種時候日本政府中的民族主義者可能會忍不住想要對抗中國。而令美國擔心的是,日本新內閣充斥著強硬的民族主義者,這些人更傾向於與中國對抗。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就是日本戰時一位內閣大臣的外孫,他拒絕推行為日本發起戰爭賠罪的「道歉外交」。
拉赫曼認為,現在的中國就像100年前的德國,國力日強,卻擔心在崛起過程中會遭到老牌強國遏制。不過,他認為,中國領導人下了大功夫研究歷史上強權的興起,並決心避免德國和日本曾經犯過的錯誤。此外,我們生活在核武器時代這一事實也大大降低了1914年危機重演的可能性。
拉赫曼還指出,就算形勢真的變得危險,美日安保條約中還有一點迴旋餘地。因為通常人們認為該條約第五條規定美國有義務以軍事手段保衛其盟國。但事實上,該條款只是規定了在日本受到攻擊時,兩國要「行動起來應對共同威脅」。這種含糊其辭的表述可能會很危險,因為中國可能會斷定美國在虛張聲勢,結果卻叫板得它出手。但另一方面,這種模稜兩可的話語在危機時期也有其用處。
拉赫曼最後寫道,1914年7月,各方領導人都感到無能為力,因為他們被捲入一場他們中多數人都不願意參加的戰爭。而研究這段歷史可能有助於中美日三國避免在2014年走向同樣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