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事件回放:中石化日前宣佈,明年起全面供應國IV標準油品。據測算,我國三大油企升級國IV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計超過500億元,每升油成本可能增加0.12元至0.15元。但油品升級的成本由誰埋單,各方觀點不一。
不應一升級就漲價
油品升級意味著煉油工藝和煉油設備的更新換代,這將是一筆不菲的開銷。不過升級帶來的成本增加,並不意味著除了漲價就別無解決辦法。真要說起來,IT產品的升級頻率恐怕要比油品大得多,但IT產品升級反而攤薄了成本,價格也隨之下降。儘管兩者並不具備完全的可比性,但這至少說明,升級與漲價之間並不構成絕對的因果關係。
對企業而言,由於引入了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油品升級理應成為優化管理、控制成本的機遇,而非簡單的加大投入。產品的升級完善,本該是自身發展的主動訴求,將企業利潤投入到技術研發與產品升級中,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企業賺取的高額利潤不用於油品升級這一主業,還準備用到哪裡呢?
(吳江,江蘇南京市民)
誰開車誰付費
業內人士分析,汽柴油標準提高後,每噸增加的成本約為160元至200元,消費者可能需承擔其中的70%至80%。我認為,煉油企業的產品質量有所提高,成本也因此上升,其售價當然可以適當提高,這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
從汽車使用者的角度來說,石化企業的提高脫硫裝置建成投產後,油品質量會明顯提升,進而也會相應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更何況汽車排放的廢氣本來就造成了空氣污染,其使用者應該承擔相應的治污成本;而國IV汽柴油會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其得益者也將是車主。因此,提高價格是理所當然的,由受益者埋單也是天經地義的,當然,油品質量提升的成本,企業和政府也應適當地分擔一部分。
(曹建明,江蘇常州工人)
國企應承擔社會責任
油品升級有利於保護環境,可謂利國利民,相關企業都應當積極參與。作為國有企業,三大油企具有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雙重特點,理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因此,當營利性和公益性發生衝突時,企業應以國計民生為重,讓利於民,提供令群眾滿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
具體到油品升級問題,三大油企享受著國家相關補貼和政策優惠,其發展和壯大得益於國家和人民。面對環境保護的社會問題和油價上漲的民生問題,三大油企理應勇於擔當、服務社會,主動承擔油品升級帶來的成本的增加,這是國企的使命和責任所在。因此,他們不能「店大欺客」、「叫苦哭窮」,把設備投入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李志美,湖南嶽陽大學教師)
用特別收益金埋單
我以為,以國家稅收為著眼點,讓石油特別收益金為油品升級埋單,可以減少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按照國務院《關於開徵石油特別收益金的決定》和《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管理辦法》規定,石油特別收益金一部分返還給企業,用作成品油市場化定價尚未全部到位的成本。這意味著,用特別收益金來作油品升級的資本金,符合國家公共政策。
中石油和中石化此前的年報顯示,2011年兩大油企的特別收益金達1400億元,同比幾乎翻番。我認為,可以從中抽出一部分用作彌補油品升級的開支。明確讓特別收益金承擔油品升級成本,不僅能讓油品與汽車標準同步升級,也有利於節能減排,更能減少消費者的怨言。
(吳睿鶇,河北威縣公務員)
政府須用好調控手段
成品油升級帶來價格上漲,更為環境保護帶來利好。其中,政府應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可以使用以下調控手段。
一是可以給予專項補助。由於我國油品的硫含量遠超發達國家,國家可以使用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調節基金或資金給予補助。
二是可以適當減稅。減稅是國家調控重要產品價格以應對「市場失靈」時最重要的手段,目前我國汽柴油零售價中近一半是稅費,減稅也是在分擔成本和履行政府責任。
三是使用國家平准基金。一般來講,國家平准基金是應付重要公共產品價格波動的,成品油價格關係到千家萬戶,企業出於環保動機的成本上升,符合基金使用條件。
(任國征,北京東城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