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專家:國務院27部門或將減至24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3-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國務院歷次機構改革情況一覽,來源:新京報。

【文匯網訊】據重慶日報報道,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在28日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上通過,標誌著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七次政府機構改革拉開大幕。

全會不僅通過了上述「一個方案」,還通過了「兩份名單」——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和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推薦的「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

「新一輪機構改革必將深化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與權力運行的認識,從而呈現出與以往數輪改革不同的時代特點,」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說。

轉變政府職能是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

對比5年前十七屆二中全會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此次通過的方案在題目中增加了「職能轉變」四字。「以職能轉變為核心」,二中全會公報28日在談到這個方案時說。公報強調,行政體制改革要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魏禮群說,轉變政府職能是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也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關鍵。政府職能要實現三個轉變,即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中國已經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總體目標。與之相比,我國現行的行政體制還有不小差距,包括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對微觀經濟主體干預過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比較薄弱;政府結構不合理,職責關係不順;政府管理方式需要改進,行政效率有待提高。

「從現在到2020年只有8年時間,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時間緊、任務重。」魏禮群說。

不過,這位專家也指出行政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防止改革進展緩慢,又要防止改革急於求成。」

「大部制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指望一步到位」

二中全會公報釋出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原則性思路,但具體如何操作,諸如「大部制改革走向何方」、「哪些機構會被調整」、「會否成立『國家改革委員會』」等人們關注的一些懸念,都要等到3月初方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時才能揭曉。

破冰於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受到各方矚目,當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後,國務院組成部門從28個減至27個,「大工業」「大交通」等「大部制」設想初步實現。

去年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穩步推進大部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顯示了中央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的決心。

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許耀桐說,從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原則看,此次國務院進行大規模政府部門撤並的可能性不大。

「此次改革應屬微調,我估計將涉及3至4個部門,從而將國務院組成部門從27個減至23、24個左右,」許耀桐說,「大部制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指望一步到位」。

「物理整合」易,「化學整合」難

有媒體報道,新一輪「大部制」改革將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民政等部門職能,整合完善鐵路運輸等重要領域的管理體制。

至於呼聲很高的「大文化」改革,許耀桐認為也有合理性。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已經成立「文廣新局」,合併了原先的文化、新聞出版、廣電部門。

「地方再次走在了前面,地方先行試水的經驗十分可貴。」他說。

針對熱議的將鐵道部併入交通部的「大交通」方案,有專家表示,目前鐵道部身兼規劃投資、行業監管和企業運營等多重角色,需要同步完成政企分離。

從中央到地方進行的大部制改革實踐表明,機構層面的「物理整合」相對容易,而職能轉變到位的「化學整合」困難得多。

中國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於寧曾表示,目前政府經濟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社會職能轉變剛剛起步,一些部門仍舊習慣以傳統手段管理經濟社會,導致定位不准、越位、缺位。「這些問題都有待新一輪大部制改革解決。」

2013全國兩會
      責任編輯:Joshua
國務院將迎第13次機構大調整      [2013-02-27]
政治局會議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      [2013-02-23]
南京政府部門密集更換「一把手」      [2013-02-23]
特首促相關部門跟進雍澄軒拆售      [2013-02-22]
國務院推「國五條」止樓市回暖      [2013-02-21]
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春節團拜會      [2013-02-08]
外交部回應中國軍艦鎖定日艦事件:由其他部門負責      [2013-02-07]
國務院:國內石油巨頭應帶頭升級 應對污染      [2013-02-07]
國務院批轉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2013-02-06]
韓美日情報部門緊盯朝鮮核試驗舉動      [201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