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網報道,李源潮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度在團中央與胡錦濤、李克強為同事,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少年先鋒隊工作委員會主任。
至80 年代末90年代初,他轉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一局局長,中央外宣辦副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等職。1996 年3 月,出任文化部副部長。2000年以後調任江蘇省工作,先後擔任江蘇省委副書記兼南京市委書記、江蘇省委書記兼省人大主任等職務。
李源潮有著系統的教育背景,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大學生,他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1986年獲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碩士學位,1988年獲中央黨校法學博士學位。出任南京市委書記後,他還作為被中組部和國家外專局在國內選派的兩人之一,參加了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舉辦的「發展中的領導者」培訓班學習。這次學習和實地考察,打開了他的眼界,他後來自陳,「讓他瞭解到世界經濟、科技和城市發展中許多前沿的東西,初步掌握了不少新的發展理念,特別是城市發展的理念」。
「領導幹部什麼時候形象最好?就是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時候。」「誰不能在困難中發展進位,誰再『看攤子』、『守位子』,誰就要被『挪位子』、『摘帽子』。」這是李源潮從中央調到江蘇省後,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的談話。
在南京市委書記任上,李源潮的工作有兩大支點:一是倡導發展民營經濟,二是倡導建立「服務型政府」。
2002年底,出任江蘇省委書記不久的李源潮,即親自帶領13個市的書記、市長及省級機關綜合部門的負責人,專程赴浙江學習考察,邀請浙江的官員、企業家來江蘇舉行經驗報告會。隨後,江蘇出台了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在李源潮看來,浙江的民營經濟發展、浙江人的創業精神都是江蘇要學的。而這正好印證了李源潮對新江蘇精神的概括——創業、創新、創優。
2004年4月,江蘇「鐵本」事件爆發,作為地方主政一把手,李源潮感到巨大壓力。當天,李源潮主持省委、省政府全面展開對經濟過熱的整肅和治理工作,表示「鐵本」的問題出在江蘇,省委、省政府有責任,作為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要負責任。
「鐵本」事件令李源潮意識到,最重要的不單單是處理幾個官員、停建幾個項目,而是如何來轉變政府的職能、如何來劃定政府權力的邊界。這一點恰恰契合了他打造「服務型政府」的一貫理念。
早在2002年2月,南京市召開有1800多名處級幹部參加的全市「轉變作風年」的動員大會,時任南京市委書記的李源潮發表了「請人民評判」的主題講話。這次評議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對排名最後的市容局、房產局等五個單位的「一把手」分別給予降職、撤職處理。
對於領導幹部活動的報道,李源潮要求新聞媒體「大膽些,思想解放些」。他說:「我帶一個頭,涉及到我本人的事情,你們的報道該輕的輕,該重的重。貫徹中央精神的、提出全省重大方針政策的、與老百姓在一起的,要重;外事、文娛、節慶等活動和常規會議,要輕,沒有價值的就不要報道。」
2007年江蘇爆發太湖藍藻污染事件,李源潮對此予以高度重視。他親赴無錫召開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現場會,強調要以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整治太湖污染,哪怕GDP下降15%,這個代價必須付。他認為,江蘇作為東部沿海省份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多年來在全國創造了很多「第一」,但「倒數第一」的不多,其中有一項就是太湖的水質。而太湖藍藻事件爆發後,外界已經對江蘇全面小康的經濟發展模式產生質疑。
「無論經濟怎樣繁榮發達,如果不能讓老百姓飲用乾淨的水,人民群眾就不會認可我們的全面小康模式,江蘇全面小康的成果就會被顛覆。」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