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8日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研究加快推進機構改革,重點是抓緊把政府職能轉變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機構改革嚴控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會議研究確定了國務院領導同志工作分工;討論通過了《國務院工作規則(修訂草案)》。
根據全國人大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會議討論通過國務院直屬機構和單位的設置;批准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鐵路局,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國家能源局。
會議討論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鐵路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人員編制「三定」規定。會議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其他新組建機構和職能調整機構的「三定」規定。在機構改革過程中,要嚴肅改革紀律,嚴控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方案》內容分解細化為72項任務
會議研究確定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任務分工,將《方案》內容分解細化為72項任務,逐項明確了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
會議指出,《方案》具有法律效力,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各部門要從大局出發,抓緊開展相關工作,突出重點、分批實施。
今年,各部門要按季度列出工作時間表,紮實推進改革,以一批實實在在的成果讓人民群眾見到實效。
大幅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
會議強調,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也是發展市場經濟、法治經濟的保障。要把職能轉變作為新一屆國務院工作開局的關鍵,把減少行政審批作為職能轉變的突破口。
大幅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真正向市場放權,發揮社會力量作用,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從根本上遏制行政審批邊減邊增問題,嚴格事中事後監管,管住管好政府該管的事。同時,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事關長遠和全局的重大事項上來。
■ 名詞解釋
國務院常務會議
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由總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一)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項;(二)討論法律草案、審議行政法規草案;(三)通報和討論其他重要事項。國務院常務會議一般每週召開一次。根據需要可安排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重要任務】
今年,各部門要按季度列出工作時間表,紮實推進改革,以一批實實在在的成果讓人民群眾見到實效。
●減少和下放一批投資審批事項,對確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發佈新修訂的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
●下放一批國家採用補助、貼息等方式扶持地方的項目。
●取消和下放一批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事項,取消一批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事項,取消一批資質資格許可事項。
●除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有明確規定的外,取消達標、評比、評估和相關檢查活動。
●減少、合併一批財政專項轉移支付項目,下放一批適合地方管理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
●提出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等放寬工商登記條件的方案。
●取消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
●出台規範非許可審批項目設定和實施的具體辦法,抓緊制定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民政部門直接登記制度的方案。
●整合房屋、林地、草原和土地登記的職責。整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職責。
■ 分析
「一減一增」體現新一屆政府高要求
長期以來,在一些領域,政府管了許多不該管、管不好管不住的事,而又放掉了那些該管、能夠並且必須管好的事。
此次會議明確,把減少行政審批作為職能轉變的突破口,大幅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真正向市場放權,發揮社會力量作用,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從根本上遏制行政審批邊減邊增問題,嚴格事中事後監管,管住管好政府該管的事。
實踐表明,一打審批抵不上一項實實在在的監管。這兩個「減少」,抓住了轉變職能的突破口,對政府「放權」作出明確要求和約束。
做好「減」的同時,也要做好「增」。會議明確,政府要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事關長遠和全局的重大事項上來,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水平。
減微觀、重宏觀,「一減一增」之間,凸顯了新一屆國務院對轉變職能和自身建設的高標準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