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評網報道,非洲大陸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而這些中國人也發現這裡是他們旅遊、工作和貿易的很好選擇。在前往非洲的遊客中,中國人的數量位居第四。而最近將又有一位中國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他就是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其就任後的首次外訪中,習近平將到訪坦桑尼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
英國《經濟學人》文章稱,中非關係日益密切,中國同非洲各國的貿易也不斷增長。但所謂「中國將殖民非洲」的擔憂和說法已經被事實證明都是無稽之談。
中國沉迷非洲的原因很容易看得出來。在撒哈拉沙漠和喀拉哈里沙漠之間,蘊藏著大量中國工業發展需要的原材料。中國最近取代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石油凈進口國。中國從非洲進口的產口中大約80%都是礦產。中國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貿易額超過了1660億美元。但是,中非貿易並不全部都是礦產。中國向非洲出口的產品種類繁多,其中機械產品佔了29%。
文章稱,中國向非洲直接投資的規模要比貿易額更難計算。去年夏天,時任中國商務部部長的陳德銘表示,中國對非洲投資的總額「超過了147億美元,比2009年提高了60%」。差不多在同一時間,中國駐南非大使田學軍也表示,「中國對非洲的各種投資超過了400億美元。」顯然,第一個數據是報告給政府的對非洲的投資。而第二個數據則是對中國資金在全世界合理避稅之後流入非洲的估計。
文章稱,在過去幾年間,中非關係得到了擴展。中非關係現在幾乎等同於非洲本身的發展。但是,習近平卻找不到一個非洲領導人,來代表非洲其它國家進行交流,就如基辛格也很難找到一個這樣的歐洲國家領導人一樣。
直到最近,中國都將力量集中在幾個資源豐富的國家,比如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南非、蘇丹和贊比亞。但是,像埃塞俄比亞和剛果這樣礦產儲量稀少或很難開採的國家,也正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將業務拓展到了非能源領域。中國私募股權基金也在這時來到了非洲。
文章稱,非洲人遠沒有被中國完全壓制。非洲國家的政府顯示出了驚人的自信。第一個被非洲最年輕的國家--南蘇丹驅逐出去的中國人叫劉英才,中國和馬來西亞合資成立的「佩特拉達集團」(Petrodar)的總裁,原因是被指控「偷竊」了價值8.15億美元的南蘇丹石油。剛果也將兩名流氓商品交易員踢出了基伍地區。阿爾及地亞也因貪污指控,禁止兩家中國企業參與公開招標。
文章稱,非洲的精英視中國為新興國家中最大的夥伴,但卻並不是唯一的夥伴。巴西、俄羅斯、印度、土耳其、韓國等國也都在模仿中國的非洲之路。印度公司搶走了中非貿易三分之一的生意,有人估計這一份額將會升至50%。
曾經飽受懷疑的中國在非洲的形象也正在改變。面臨著中國競爭的生意人仍然在抱怨,特別是在農業、零售業和小商品業。在馬拉維、坦桑尼亞、烏干達和贊比亞,新的規定限制了中國企業可以參與的領域。然後,越來越多的非洲人認為,中國企業創造了就業機會,帶來了技術,並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投入了資金。在一些小國家,改變尤其明顯。贊比亞總統邁克爾.薩塔(Michael Sata)曾經常批評中國,而當其2011年被選為總統後他改變了態度。去年,贊比亞勞工部部長被薩塔降級處理,而前者曾強烈地抨擊過中國和印度企業。薩塔還派遣副總統到中國,專門談論中贊兩國執政黨的關係。
文章稱,非洲的民主到目前為止並未受到損害。中國對非洲的人權情況視而不見,但卻並沒有破壞非洲的民主制度和規範。在津巴布韋,中國繼續同總統羅伯.穆加貝(Robert Mugabe)合作,但也同反對黨「爭取民主變革運動」(Movement for Democratic Change)發展關係,並邀請其領導人訪問北京。
文章稱,其它由中國在非洲的存在越來越大而引起的擔憂也被證明是無意義的。中國在非洲並沒有引起武裝衝突。相反地,中國還不時地扮演著維和的角色。蘇丹和南蘇丹都是中國的貿易夥伴。當兩國去年在戰爭的邊緣徘徊時,中國同其它國家一起用外交手段進行了介入和調停。
文章稱,只有在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中國才變得不那麼受歡迎,更多地被視為了一個競爭者。南非總統雅各布.祖瑪(Jacob Zuma)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十分友好,但在去年迫於國內的反對而改變了態度。在尼日利亞,央行行長最近批評中國開始流露出了「一絲殖民主義的氣息」。但對此,其它非洲國家卻狂笑不已——在過去,它們的市場經常被尼日利亞和南非強行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