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和非洲三國,不但是一次戰略與能源外交之旅,更是和美國在玩一場世界霸權的賽局。
據中評社報道,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陳牧民2日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和非洲三國,不但是一次戰略與能源外交之旅,更是和美國在玩一場世界霸權的賽局,誰能勝出,可能要3、50年後才有答案。
陳牧民表示,「元首」出訪代表該國的外交立場和方向,習近平上任後,訪問俄羅斯和非洲,不但具有戰略意義,更是為了確保中國發展經濟過程中,能源不虞匱乏。俄羅斯擁有石油和天然氣,非洲的坦尚尼亞、剛果共和國和南非,都擁有豐富的鐵銅礦產等,這些都是中國非常需要的能源。
他指出,中國大陸除了在慢慢在全球各地插旗、佈局之外,還進軍印度洋,這次訪問坦尚尼亞,除了購買能源之外,還和坦國投資興建一座軍民兩用的港口,這是中國第一次在海外興建軍港,以往都是商港,有了軍港,軍方勢力就可以伸進印度洋,擴及中國影響力。
此外,在和其它金磚四國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會面時,中國也強調金磚五國在經濟上,要自創一個經濟體系,如同歐盟一樣,陳牧民說,這些都是中國逐步崛起,要爭取全球霸權的策略。
他說,中國訪問非洲,除了有其能源考量需要之外,還有一個重要考量,就是非洲一直是英法、比利時等國家的殖民地,美國影響力很難介入,因此,中國才要在非洲插旗,和美國分庭抗禮。
陳牧民說,美國加強和菲律賓、越南、日本和澳大利亞軍事合作,重返亞洲政策,說白一點,就是要減緩中國崛起的速度。
至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首訪蒙古,他不認為是在牽制中國,因為蒙古國力太弱,而兩國早在1百多年前就往來密切,日本語和蒙古語文法結構很相近,日本學者司馬遼太郎最早就是蒙古語文專家。此外,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就是先侵佔東北,再來是蒙古,利用蒙古作為侵華腹地,二次結束後,日本也在蒙古投資龐大的基礎建設,蒙古青年學子如果要留學,首選就是日本。
因此,他覺得安倍訪蒙古,戰略意義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