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清明祭掃 有人燒「小姐」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4-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4月3日,清明節臨近,海南殯葬領域也興起了「潮流風」,電腦、豪車、別墅,甚至時下炙手可熱的iPhone、iPad也現身海口博愛南路、秀英小街各祭奠用品市場。圖為正在出售的紙制的仿名牌「包包」。

【文匯網訊】由於路途遙遠或工作緊張,清明歸家掃墓對許多人來說已成「奢侈」。在此背景下誕生的「代客掃墓」,以及「IPAD」等奇葩祭品,引發人們對於清明祭掃商業化傾向嚴重的詬病。

祭品「跟風」 :什麼流行賣什麼

據中新網報道,近年來,除了鮮花、水果、之前這樣的傳統祭品,據媒體報道,在武漢一家出售祭祀用品的店家門口,擺出了當下最流行的紙紮「蘋果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甚至連「充電器」都一應俱全。外形以假亂真,且價格不貴,基本上在10元到50元之間,「現在的祭祀用品也跟風,一般都是流行什麼賣什麼。」祭祀用品店老闆在介紹這些「新潮」祭品時說。

除了「流行」的紙紮電子產品,往年就有的紙紮「別墅」、「西裝」、「金項鏈」今年在市面上也仍頗受歡迎。「去年開始流行『軒尼詩煙酒』套裝與『豪華轎車",有店主稱,名牌煙酒禮盒、豪華汽車也成為市民選購祭品時的「新寵」。而紙房子作為傳統祭品也在形式上推陳出新,三層小樓裡,游泳池、麻將房、KTV室、車庫、院子一應俱全,仿真度也越來越高。

「中國人講究『事死如生』,人死了應該享受活著的東西,古代厚葬之風極盛就是這個原因。現在社會發展了,有了新的生活用品,連冥幣都有人民幣樣式的了,(新的祭品)屬於正常。」華中科技大學歷史學博士夏增民認為祭品的多樣化可以理解,以前也有燒「電視機」、「冰箱」的,如今有手機這樣的新祭品也算不上「不莊重」。但他同時也指出,有報道說有人掃墓時燒「小姐」之類的,這種惡俗的行為應該反對。

職業掃墓人現身說法:「專業隊伍」實為兼職

清明祭掃傳統的變化不僅僅在祭祀方式上,近年來,連祭拜的人都漸漸發生變化。

「我們為那些不能親自來為已故親人、已故師長及已故友人進行掃墓的孝心者,代盡孝心和情意」,這是北京一家代客掃墓的網站上打出的服務標語,中新網記者撥通了這家代客掃墓公司的電話。

「你是記者吧?」一個東北口音的男子接起電話時顯得尤為謹慎,但打消疑慮後,他開始熱情介紹他們的「業務」一般會有兩人同行,一人掃墓、另一人則負責拍照作為付款憑證。異地掃墓的服務費是500元/天,差旅費或特殊要去的祭品開支由客戶自行承擔,但如果是北京本地的公墓,則是680元/天。

「我們開車去一趟,買東西(鮮花、水果等祭品)得100吧,還有來回的油錢,而且到那地方不一定能馬上掃上墓,有時候得排隊、要走很遠,一天兩個人只能掃一個墓,還是相當於500。」電話那頭工作人員對自己提供的服務質量打著包票,「我們幹這個不是一天兩天了」。

網站上也赫然貼著他們的「莊重承諾」正裝得體,前天洗澡、早晨洗頭洗臉、刮鬍茬、棕色皮鞋,黑色襪子,莊重肅穆。

而隨著進一步的訪問,記者發現,這只所謂的「專業掃墓隊伍」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裝卸隊工人,利用空餘時間兼職。對於異地掃墓的要求,對方表示「坐火車、坐大巴都可以,但要提前10天打電話好買票」。

「事實上,請人代為掃墓一直是有傳統的,比如,你沒有時間回家,請墓所在地親戚掃墓時代勞,但燒香等掃墓用物的錢自己得出,當然不必給親戚付酬。」雖然從民俗角度的確有親屬代掃墓的傳統,但夏增民並不認同「職業掃墓人」的出現。

他指出,可能是家在外地的人沒有時間、或者不願意回家掃墓,迫於道德壓力和社會壓力而不得不僱人掃墓。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則表示,花錢找人掃墓是對先人的一種褻瀆,「反應了社會的一種浮躁,沒有真情實感。」

隨著現代人離家工作、定居的增多,這項特殊服務已不是北京的專利。在一家知名購物平台網站上,提供「代客掃墓」服務的商家遍佈天津、重慶、武漢、四川、新疆等多個省市,收費也在200-1000元不等,但仍呈現「咨詢多成交少」,成交量最高的也不超過2單。

與其清明大辦 不如在世多盡孝

對於清明的商業色彩漸濃,網絡上的討論聲音也很熱烈,有人認為,祭拜祖先、寄托哀思的節日和商業活動聯繫在一起,顯得「不夠嚴肅」,還有人犀利指責那些用奇葩祭品祭奠先人的行為屬於「生前不孝、死了胡鬧」。

縱觀當下,祭掃的方式在不斷推陳出新,清明祭掃傳統該如何面對這些變化、國人又應如何盡孝?引人思考。

民政部近日發佈了5項公墓服務行業標準,並且規範了公墓單位可供應的文明祭掃用品種類。而在此前,也有一些省份開始推廣「無火掃墓、鮮花祭奠」,還有一些無法回家掃墓的網民在網上設立靈堂,在線點香、寄托哀思。

「感覺太虛幻、太虛擬。」雖然自認是資深網民,但夏增民也表示無法接受網絡祭奠,「還不如在家裡擺上親人的照片,致以哀思,同樣很好。」他認為,有條件到墓地致思最好,清明時節,在古代,除了祭掃,還有春遊踏青的效果,但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遙致哀思。

「清明回家掃墓是個傳統」,夏學鑾指出,但集中在清明掃墓也容易造成擁擠和不方便,如果實在距離遙遠,「網上點香、栽樹、鮮花祭奠……現在有很多新的(祭掃)方式。」他還表示,孝心應該是常年都有所表現,不一定非得到這一天才能思念,也不一定非要到清明才能去掃墓。

而蘇州市民政局和蘇州市殯葬協會曾發佈的一份《文明祭掃倡議》或許能為現代人帶來一些啟示。這份《倡議》鼓勵市民選擇綠色節地的殯葬方式來安葬親人,並認為子女在老人死後借喪葬活動之機擺闊氣、講排場,不如趁在世時應多孝敬,讓其老有所養。

      責任編輯:吳小慧
海外遊子清明節祭祖 回鄉尋根      [2013-04-05]
澳門珠海清明期間延長口岸通關時間      [2013-04-04]
河南周口制止借清明節重新攏墳      [2013-04-01]
重慶紅衛兵墓園將開放消息不實      [2013-03-28]
渝文革紅衛兵墓園清明節將開放      [2013-03-28]
入境處:復活清明料938萬人過境香港      [2013-03-27]
男子曝選美小姐變市秘書遭拘      [2013-01-22]
李銀河:二奶小姐批發零售之分      [2013-01-15]
江澤民清明前夕回揚州祭江上青      [2013-04-04]
都江堰舉行清明「拜水大典」      [201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