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提到「五一」,人們就會想到「勞動」。幾十年來,「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光榮」的口號伴隨著共和國共同成長。
然而,幾十年過去,面對非勞動性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勞動者權益保護難以到位的現象,勞動的光環似乎正在褪色。我們在向中國夢邁進的途中,如何讓勞動體現應有的價值,讓「勞動光榮」再次唱響,讓勞動者獲得應有的尊嚴?
身處變革的年代,面對一系列「勞動之惑」,我們該怎樣思考,如何行動?
「勞動光榮」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
據新華網報道,不久前,一則名為「午休的工人」的照片在網上引發無數感慨。畫面中,2名兩鬢斑白的工人也許太睏了,乾脆枕著煙盒席地而睡。從他們穿著的工作服和身上的泥點可以看出,這是兩名建築工人。人們感歎:中國夢,有時候只是小小的一張床。
曾幾何時,成為一名工人是多少人的夢想。越苦、越髒、越累,就越受人們尊重;勞動光榮、勞動致富,又是多少人的信念與追求。
「然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由於其他制度沒有及時改革與跟上,以至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重金錢,只樂意當白領。」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四屆理事會會長紀寶成說。
他把這種社會風氣歸結為「擁抱資本、疏遠勞動、輕視勞動者」。
一位在飯店打工的女服務員對記者採訪她如何看待「勞動最光榮」時只能苦笑:勞動最光榮,勞動者也最苦啊!像我們這些臨時工,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每月工資只有1200塊錢,哪裡能體會到光榮?
「勞動光榮」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嗎?
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王江松教授看來,這樣的困惑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相對財政收入和資本收入的比重,在近20年間逐年下降;二是普通勞動者在文學藝術、大眾文化和社會心理中的地位,在不斷滑落和邊緣化,勞動者在經濟政治上日趨弱化的同時,也失去思想文化上的話語權。
中國社科院《社會藍皮書》(2013)中指出,中國居民收入增速與經濟發展增速並不同步。1979-2011年,中國人均GDP年均增長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均為7.4%,比人均GDP增速低1.4個百分點。
近年來,中國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也呈現出下降趨勢,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
「什麼都漲,只有工資不漲」。坊間的調侃,也是社會現實的寫照。當辛勤勞動不能獲得應有回報,當拿到手中的工資不能提供體面的生活,又怎能讓人體會到勞動的光榮與尊嚴?
該從哪裡尋找勞動者「失落的」尊嚴?
在美國《時代週刊》2009年年度人物評選中,中國農民工成為榜單上的唯一上榜群體。《時代週刊》評價稱: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時,中國經濟仍在高速發展,並逐步帶領全球走出金融危機陰影,首先要歸功於千千萬萬勤勞堅忍的中國農民工。
中國勞動者應得的尊嚴與價值在這裡體現了一回。
「尊重勞動、倡導勞動光榮對於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其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也不過分。」王江松說。
王義華是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四川農民工。初到瀋陽時,她在菜市場擺地攤,凌晨兩點多就得上菜,一站就是一整天。憑借自己的勤奮、樂觀和社會的幫助,她如今已經是瀋陽市新市民家庭服務中心主任。生活好起來了,王義華開始關注身邊的農民工群體,她主動聯繫工會、職工大學以及社會愛心志願者為農民工免費提供技能培訓、就業安置等方面的服務。
「以前都是靠人幫,現在農民工也能幫助別人。靠辛勤勞動、兢兢業業,讓農民工為自己爭得了尊嚴。」瀋陽市總工會農工部部長蔣陽說。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顏輝指出,國家富強是每個中國人富裕的基礎,民族復興是每個中國人的心願,但是最後真正要實現的是國強民富,要使每個勞動者能分享國家五位一體發展的成果。
在他看來,中國夢也是廣大勞動者的夢。要讓勞動者的夢想得以實現,全社會必須共同努力。
一是勞動者在社會上真正受到尊重,讓人們瞭解勞動創造價值的重要意義。正是靠他們中國才發展到今天,也是他們承擔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二是政府、企業、社會各界在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特別是職業技能素質方面要拿出具體措施,提升勞動者就業生存發展能力;三是勞動者的收入不僅要可以維持基本生存,還要可以用於改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自身素質。
以勞動實現夢想我們應該如何行動?
在德國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礦工,打鑽是把好手,在當地頗為知名,並因此積累下不少財富。臨終前,他留給兒子一把鑽頭,並告訴兒子,精通於這項技能,就等於擁有了財富。
「通過一把鑽頭創造財富說明什麼?說明勞動可以實現人生價值,實現夢想。它的前提是讓每個勞動者擁有相應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中國工運研究所所長呂國泉說。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報告還提出了「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充分體現了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改變當前『資強勞弱』的現象,從體制機制消除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是民眾期待已久的願望。」顏輝指出。
首先,是勞動待遇上的尊重,保證勞動報酬在收入分配中佔有合理的比例。
瀋陽市總工會主席鞠秀禮表示,當前亟待改變在初次分配中勞動者收入過低的現象。要讓勞動者獲得同自己付出相應的報酬,使他們體面勞動、體面生活。這方面,各級工會要用制度來維護好職工權益。
鞠秀禮介紹說,目前瀋陽的工會組織有1萬多個,近些年通過開展工資集體協商,集體合同覆蓋率超過97%。工會用制度幫助工人實現合理的工資增長權益的合理維護。
其次,是勞動權益上的尊重,保證勞動者的權益在受到侵犯時有真實而周全的救濟。
「職工安心工作,企業才能發展;企業關心職工,職工才能奉獻企業。這是互利共贏的過程。」他說。
此外,還應創造條件讓勞動者掌握勞動技能,並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
呂國泉介紹說,當前,在我國企業職工中,技術職工只佔職工總數的約10%。而德國早在1980年,非技術人員就已經下降到21.5%。兩相對比,差距巨大!
顏輝指出,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勞動力絕對人數的下降,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要從法律、制度層面做好對職工職業技能的培訓工作。
「一個偉大的時代,應該讓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享有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創造的大門為每個人敞開,只要努力,就能收穫夢想。」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