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調查顯示,全國範圍內,直接用於科研項目的資金比例僅為4成左右。專家建議,從國家和企業分層次監管,杜絕科研經費被鑽空子。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一個科研項目報銷各地到佳木斯的單程火車票1505張;某中字頭院所下屬單位被審計出以項目名義發放近億元福利……儘管科研經費流失已是老生常談,但當這些問題日前再一次井噴,依然觸目驚心。據中國科協此前發佈的《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報告》,在全國,直接用於科研項目的資金比例僅為四成左右。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公共財政中科學技術支出4429億元,比上年增加601億元,增長15.7%。而據審計署2011年公佈的科技部2010年度審計,2010年的99個支撐計劃在研項目普遍存在不符合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及其他財經制度規定的做法,涉及資金數以億元計。儘管教育部、財政部今年明確強調,科研經費不屬於項目負責人個人所有,所有科研經費應全部納入學校財務統一管理,公共管理專家、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丁兆林表示,給錢「找到主人」仍是眼下當務之急。
丁兆林:通過財政來出的科研經費,一旦出去之後就完全由花的人來決定了。一些基礎的學科,應該由國家來做監督,要跨部門監督。最核心的還是要擴展科研經費的來源。比如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學會和企業進行合作,企業既然有科研經費的投入,企業一定會對花銷進行)嚴格的審核,這是自然的一種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