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雖未在日本戰敗日當天參拜靖國神社,卻在致辭時隱去了「加害責任」的內容,另外界感覺日本欠缺對亞洲人民的顧慮。社論稱,不要從將視線從歷史問題上移開,好好想一想其他國家的痛苦。這種態度,正是如今日本政治所需要的。
據中新網8月17日援引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社論稱,如今由於島嶼爭議和歷史認識等問題,日本與中國、韓國的關係已降至冰點。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去參拜,日本與中韓兩國改善關係將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首相打算如何面對過去?不僅中韓兩國,歐美各國也都在注視著。不僅是靖國神社問題,還有安倍此前關於「侵略定義尚未定論」言論,以及看似否認日本戰爭責任的種種發言等。
一旦應對失誤,將導致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孤立。首相應銘記這一點。在這個意義上,有一件事很引人注意。
在日本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安倍的致辭中沒有提及日本對亞洲各國的「加害責任」以及對此的反省、哀悼之意。從1993年前首相細川護熙起,歷屆首相均承襲了在致辭中言及「加害責任」的傳統。
回顧第一次安倍內閣,安倍首相本人也曾在2007年的致辭中表示,「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深刻反省並對亡者表示深切的哀悼之意」。同時,安倍在今年的致辭中也沒有使用同樣被沿用至今的「不戰宣誓」內容。
安倍周圍人士認為,「這反映了首相的意願,即儀式是為戰歿者所舉辦」、「顧及亞洲的發言(首相)已在國會答辯上表達」。
但社論指出,這種解釋是行不通的。追悼儀式也是將日本的態度傳遞給全世界的機會。首相致辭隱去了「加害責任」的內容,很可能會讓人覺得日本欠缺對亞洲人民的顧慮。
社論認為,安倍雖未參拜靖國神社,但卻很可能傳遞出相反的信息。引人注意的是,從致辭中消失的詞語恰好是1995年村山首相談話的內容。村山談話中提到了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
安倍曾多次表示有意修改村山談話。如果這種意圖在此次致辭中得到了體現,那這件事絕不能容忍。安倍首相雖沒去參拜靖國神社,但8月15日部分閣僚和國會議員大舉參拜靖國神社。
社論最後強調,不要從將視線從歷史問題上移開,好好想一想其他國家的痛苦。這種態度,正是如今日本政治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