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審計長:查劉志軍前沉默了一小時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0-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資料照片: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

【文匯網訊】社會輿論認為他「低調」,同事反映他「嚴格、務實」,師友評價他「廉潔」,而他最贊同家人對他的評價——「忠誠」。他是劉家義,中國審計署審計長,2013年接任世界審計組織主席。

據《中國經濟周刊》 報道,9月17日,劉家義出現在央視《對話》節目錄製現場,對大家一抱拳,一口「川普」,迎來一片掌聲。在隨後近3個小時的節目錄製中,記者在現場,全程直擊劉家義最真實的「審計表情」、最生動的「審計語言」。

他是「審計老兵」,見證了審計署自1983年成立以來的全過程,但公眾熟悉他、熟悉審計署,更多的是從那些大案要案開始。從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王益,到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這些案件的查處都是發端於審計領域。

儘管審計署不是專門查腐敗案件的部門,但事實上它在「反腐風暴」中扮演的是披荊斬棘的角色,也為它贏得了民間如潮的掌聲。

「單純用經濟數據來講的話,這些年在審計署層面,通過我們的審計工作,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2000多億元,推動完善制度1800多項。與此相關的,揭露出重大的違法違規和經濟案件,移交給紀檢監察、司法機關立案查處的1000多件。在審計署層面查出的這1000多件,基本都是大案要案。」劉家義說。

今年是審計署成立30周年。6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視察審計署時表示:審計是我們國家監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利益的「捍衛者」、公共資金的「守護者」、反腐的「利劍」、權力監督的「緊箍咒」、深化改革的「催化劑」。

今年也是世界審計組織成立60周年,在10月22日北京召開的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上,劉家義接任世界審計組織主席。

劉家義如何帶領審計署,成功擔綱這樣的重要角色?

劉志軍案件上報前

審計長沉默了一個小時

2011年,提出「鐵路跨越式發展」、被稱為「中國高鐵之父」的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免職。今年7月,法院作出一審宣判,數罪並罰,決定對劉志軍執行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劉志軍的落馬,正是栽在了他大力推動的高鐵建設上。該案浮出水面,源於審計署對高鐵建設的跟蹤審計。

「所謂跟蹤審計,是高鐵邊建設,我們邊審計,一段時間審計一次。審計是非常光明正大的,並不是悄悄進行的。按照《審計法》規定,我們要審計某個單位,事先要向被審計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開審計前見面會,然後再開展相關審計工作。」劉家義介紹說。

從事後審計到全過程跟蹤審計,也是中國審計理念和審計方法的一個重大變化。2009年,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的審計報告中首次出現了「跟蹤審計」的概念,當年即對高鐵建設、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事項進行了跟蹤審計。跟蹤審計是為了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妥善處置,避免損失。

「在對高鐵建設的跟蹤審計中,審計到一家國有施工企業時發現,它把一筆款項匯給了一個第三方,當時審計人員就覺得奇怪:一家國有企業,從鐵道部承包工程,怎麼還要給第三方錢,而且這個第三方還是一個個體老闆?」劉家義回憶,當時這種情況引起審計人員高度關注,調查發現該個體老闆收的是項目介紹費,也就是中介費。國有企業從鐵道部拿項目,為什麼還要交中介費?審計人員順著這個線索往下查,女商人丁書苗浮出水面。

劉家義說,上述國有企業後來給審計部門提交了整改報告,說這筆款項已經退回來了。但審計人員又發現,該國有企業是拿另外的錢去補充這筆款項,造了個假。「為什麼造假?因為他們怕這個事情說出來以後,影響它以後再從鐵道部拿工程。」

事件的態勢已經升級,調查發現,這不是一起普通的腐敗案,作為原鐵道部最高長官的劉志軍可能牽扯其中。

「但是,作為審計人員,法律把這個職責交給你,黨和人民把這個職責交給你,那麼,無論是誰,我們一旦發現問題,都要一查到底。」劉家義說。

按照法律職權,高鐵審計查到丁書苗這裡,已經不能對她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審計署隨即將有關情況移送相關部門。相關部門順著線索深查下去,就發現丁書苗與劉志軍直接相連,案件大白於天下。

「審計機關不是專門查腐敗案件的部門,它的職責是監督,也就是說,一個人不管有問題沒問題,都要審計。在審計過程中,發現重大違法違紀和經濟犯罪案件的線索。在審計部門的職權範圍之內,沒有查出來,查出來沒有如實報告,報告了沒有依法處理,不僅是工作上的嚴重失職,而且在客觀上起到了『包庇犯罪』的作用。」劉家義說。

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王益受賄案,也來源於審計部門提供的線索。審計署在對國家開發銀行的審計中發現,2003年5月,該行違規向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發放3億元貸款,開發區管委會以「融資獎」的名義,向幫助其聯繫貸款的公司發放1625萬元。審計署將此案件線索移送有關部門立案偵查,最終發現王益等人從中收受賄賂1000餘萬元。王益於2010年4月,以受賄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劉家義說,一些領導幹部最終陷入腐敗案件,會令他感到憤怒,因為這些人手握黨和人民交付的權力,承擔著更高的期望。

「劉志軍、王益,都跟我很熟。在劉志軍這個案子上,那一天,我要在審計報告上簽上我的名字,這就意味著,要將案件報送相關部門,立案偵查。我在辦公室沉默了將近一個小時。」劉家義說,他的糾結來源於三個方面,「第一,審計部門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時不我待;第二,與經濟社會發展有關的制度建設,需要完善;第三,黨的領導幹部出現一點問題,都是對我們黨的形象的損害。」

審計署不是「萬能署」

「審計風暴不能是常態」

包括劉志軍案、王益案在內,審計部門在加強幹部監督管理、揭露和懲治腐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0年12月,《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公佈,規定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應當依法接受審計監督,可以在領導幹部任職期間進行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也可以在領導幹部不再擔任所任職務時進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

2012年12月,劉家義在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披露,2012年1—11月,共審計領導幹部2萬多人,其中省部級31人;查出領導幹部負有直接責任的違規問題金額170多億元,280多人被移送紀檢監察等部門處理。

審計部門掀起的「反腐風暴」一直被民眾寄予厚望。對此,劉家義指出,老百姓最盼望的是風調雨順,而不是狂風暴雨。如果風調雨順成為常態,成為法制,在一個法治社會,在一個常態的狀況下,就不一定需要風暴。「『風暴』是某個特殊階段的特殊手段,推動制度建設,靠制度堵住財政資金漏洞,少出問題,最好不出問題,才是審計的最終目的。從我國審計的發展進程看,當『審計風暴』成為一種常態後,就必須從推進制度健全完善層面尋找突破,更加有效地發揮審計監督的建設性作用,從更深層次回應『審計風暴』之後社會公眾對於加強審計監督的關注和期待。」

審計的職責,不僅是揭露問題、糾正問題,還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的對策和建議。就反腐而言,審計揪出貪腐官員固然重要,更關鍵的是要用審計成果來倒逼體制、機制的改革,剷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是審計署特約審計員,對審計制度有深入瞭解。在王雍君看來,審計是清除腐敗的強大力量,但審計署不是「萬能署」,必須在強化審計的同時,加強相關制度的建設。「制度建設重在防火,而現在很多工作是在救火,防火勝於救火。首先要建立預防腐敗的制度和程序;另外,可以從會計制度著手,如果能對每筆公款進行實時監督,通過會計能夠更快地對資金進行追蹤,審計工作就不會那麼累。」

近年來,「老虎」屢打屢現,除了可以用「反腐大網越收越緊」來解釋,同時也反映出反腐形勢的嚴峻。如何讓民眾對反腐有信心的同時,還要多一份耐心?

劉家義說:「當前社會發展有三個關鍵詞:反腐、改革、發展。反腐、改革是兩個輪子,支撐發展這輛車。任何一個輪子偏了,車都要翻,就沒有發展。僅靠反腐是不行的,也需要改革,包括體制、機制的改革,就像習總書記說的,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審計長遭遇「鴻門宴」

當了五年多的審計長,摸了那麼多「老虎」屁股,遭遇「鴻門宴」、與說情者周旋,對劉家義來說是難免的。不過,「現在找我的人越來越少了」。置身高位,又是在「風暴口」的部門,劉家義有怎樣的處世哲學?

時光回到30年前,1983年9月15日,審計署正式成立,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之後兩年,全國縣級以上政府普遍建立了審計機關。劉家義就在1984年進入四川省審計廳,擔任二處副處長。1996年,40歲的他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副審計長。

風頭正勁的劉家義卻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媒體報道他每次因私回四川成都,都悄無聲息。以至於2001年母校西南財經大學50周年校慶,他就住在外面,校方竟毫不知情。五年後的又一次校慶,他的老師、著名財政學專家劉邦馳好不容易勸他參加,他卻仍要求校慶不要有他的事跡介紹。

面對別人邀約,劉家義甚至顯得有點「不近人情」。「出來吃飯是例外,不出來吃飯是原則。」劉家義說,破例往往是為了遠道而來的老師、師兄弟,找一個地方或者到家裡去吃飯,自掏腰包買單。師友深感他的低調與廉潔。

為了防止有些飯局變成替人求情的「鴻門宴」,劉家義自備了兩個問題作為擋箭牌:「你認為值不值得跟我說?你覺得他應不應該這樣做?」往往能問得對方啞口無言。

「如果接到電話談某個審計項目,我馬上說,我知道了,你既然這麼關心,我催他們盡快辦,馬上辦,今天晚上就把它辦完。現在越來越沒有人找我求情了。」劉家義說。

劉家義談審計反腐

「審計人員要『戴著烏紗帽想事、摘掉烏紗帽幹活』,考慮任何問題,要想到我們是黨的幹部,要從大局來考慮問題;幹活的時候就不要老是去想,我這頂帽子怎麼辦,我辦這個事會不會影響到我的仕途、我的帽子,一旦你這樣想了,任何事情都辦不好。所以,你必須把你的帽子摘下來,揣到兜裡,才能放手去幹。」

「老虎一定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而我生活在哪裡?民眾之中。所以我從來沒有感覺到有任何不安全感。」

「曾有人問我,聽說你的後台很強大?我說是啊,我有兩大後台:13億中國人民和黨中央。我不僅有兩大後台,還有一大支撐,就是法律。我有這兩大後台加一大支撐,我還怕什麼呢?」

「作為審計長,黨風廉政建設做不到,你要求人家怎樣做?求真務實,連真話、實話都不敢說,那你這個審計長能幹什麼呢?勤奮敬業,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和生活作風做不好,那談什麼孝敬父母,對家庭負責、對老婆負責,通通都是笑話。」

「為什麼家人說我忠誠我很贊同呢?忠誠是一個人對待法律、歷史,對待自己誓言的態度。為什麼有些人一見好處,就要撈;一見風吹草動,理想信念就動搖;一見大是大非,信仰就會搖擺,那是從根上缺乏忠誠。」

「中國反腐力度不可謂不大,黨中央反腐決心不可謂不堅決,法律規定不可謂不嚴,老百姓對腐敗分子不可謂不恨,但是,有些人仍然在利益面前墮落。我認為,除了金錢、美女的誘惑之外,更主要的,客觀上講,體制還在逐步完善;主觀上講,他們的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

被「審計」出的落馬高官高管 (部分)

蔣潔敏

國務院國資委原主任

8月26日、27日,李華林、冉新權等四位中石油副總級高管驚爆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有消息稱,此次高層集中落馬,「是被中石油原總經理蔣潔敏的離任審計所牽發」。9月3日,蔣潔敏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免去其領導職務,目前正在接受進一步審查。

劉志軍

原鐵道部部長

2012年3月19日,國家審計署發佈京滬高鐵跟蹤審計結果:1986—2011年,劉志軍利用職務便利,先後非法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460萬餘元。2013年7月,劉志軍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李學元

北京市大興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2011年,審計署在審計中發現,李學元在擔任大興區建委主任期間,涉嫌利用職權為企業承攬拆遷業務等提供便利。2012年12月,李學元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祝世寅

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2011年,審計署在審計中發現,祝世寅曾違規批准下屬公司高價收購上海市一污水處理企業股權,造成國有資產損失。2012年10月,祝世寅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孫永發

中信國安黃金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兼總經理

自2001年開始,孫永發將屬於國有企業的股權收益等資金匯入改制後企業賬戶,謀求巨額非法收入。2011年審計署中認定,孫永發涉嫌合夥侵吞國有資產。2012年9月,孫永發因貪污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王廷偉

南方工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

審計署2010年在審計中發現,2006—2008年,經王廷偉批准,南方工業資管公司虛列費用,造成巨額國有資產流失。2012年,王廷偉被判處無期徒刑。

張傳斌

建銀國際(中國)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2010年,張傳斌在策劃廈門翔鷺石化公司借殼上市方案過程中,涉嫌利用內幕信息,通過出讓股權收益權向內部人員輸送巨額利益。2011年9月,審計署將此案件線索移送中央紀委監察部查處,張傳斌後因內幕交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

李仕彬

四川省內江市原副市長

2009年,審計署在審計中發現,李仕彬自2006年開始,協助民營企業騙取儲備糧收購貸款2.99億元,造成貸款較大損失。2012年12月,李仕彬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追繳違法所得12萬元。

王益

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

2008年2月,審計署在審計國開行某貸款項目時,發現王益的秘書在其中有4萬元非法收入。經調查取證,2010年法院認定王益受賄,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從審計地方政府到審計聯合國

近年來,除了「著力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案件線索,促進反腐倡廉建設」,審計署還將「著力揭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風險隱患,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著力監督檢查惠民富民強民政策的落實情況,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等作為工作重點。

此外,中國審計團隊還把「績效審計」模式引入聯合國,推動了預算改革,為全球治理做出了貢獻。

審計地方政府債務:有一些地方融資平台存在違規違紀

7月28日,審計署網站發佈消息稱,根據國務院要求,審計署將組織全國審計機關對政府性債務進行審計。沒有更多詳細信息,卻已一石擊起千層浪。

事實上,2011年、2012年,審計署已經進行了兩次大規模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2011年的審計,時間跨度從1979年地方政府發行第一筆債務開始,至2010年,共審計了8萬多個單位、37.38萬個項目、187.36萬筆債務。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底,除54個縣級政府沒有政府性債務外,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共計10.7萬億元。

繼這次「普查」之後,2012—2013年,審計署又組織對36個地方政府本級2011年以來政府性債務變化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在今年6月10日公佈: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餘額38475.81億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億元,增長12.94%。

密集對政府債務進行審計,使得眾多猜測見諸報端,不乏「規模龐大、驚人」等字眼。

劉家義強調,從2012年的審計結果看,地方政府性債務處於「可控的範圍內」,不必過度解讀。但他同時表示,確有一些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存在違紀違規,必須查處。

劉家義表示,對政府性債務的新一輪審計,包括地方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府,同時也包括中央政府,「將會是一次徹底的摸底」。「目的是要把底數搞清楚,為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建立對策,怎樣加強和規範地方債務的管理、建立健全和完善政府債務的形式,提供一些依據。」

對政府性債務的審計,要按照「見賬、見人、見物」的原則,逐筆、逐項審核。「這次審計過後,對於搞清楚底數,我不敢說100%,起碼95%以上是可以掌握的。對於加強和規範地方債務的管理,我認為毫無問題,現在中央已經採取了很多對策,只要我們把底數搞清楚了,其他相應的手段可以進一步採取。」劉家義說。

審計保障房:57.99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被挪用

對重點民生資金和民生項目的審計,是審計署2013年工作重點之一。8月9日,審計署公佈了2012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結果。審計發現,57.99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被挪用,用以歸還貸款、對外投資、征地拆遷以及單位資金周轉等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支出。在保障房分配管理問題上,1.13萬戶家庭重複享受保障性住房實物分配2975套,重複領取租賃補貼2137.55萬元。

「不該享受保障房政策而享受了,這反映了管理上的漏洞。多年來,各部門之間缺乏信息溝通,形成了『信息孤島』。在保障房問題上,為什麼出現有的人開著奔馳車住保障房,因為他登記的信息依然是若干年前的,現在情況已經變了,但信息沒有及時更新,使得他可以矇混過關。」劉家義說,這個案例也反映出「科學審計」的重要性,「科學審計的工作手段就是要信息化,中國審計的出路在於信息化。」

審計聯合國:

你們要去教人家怎麼做才對

7月28日,聯合國授予劉家義「聯合國維持世界和平獎」,以表彰他以及中國審計團隊,通過實施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審計,對維持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這是聯合國首次頒發該獎項。

2007年,中國審計署順利當選聯合國審計委員會委員,2008年7月,劉家義代表中國審計署履職。「2008年,我們的隊伍要開到聯合國去審計。臨行前,我給他們送了一面國旗,給他們的臨時黨支部送了一面黨旗。我對他們說:過去,是人家教我們怎麼做;現在,你們要去教人家怎麼做才對!」劉家義說,中國審計團隊把「績效審計」模式引入聯合國,並且推動了預算改革。

當時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的外交部國際司參贊任義生回憶道:「西方國家對中國審計署擔任審計委員會委員有兩方面顧慮:第一,作為常任理事國的中國,為什麼突然對聯合國審計感起興趣;第二,新中國審計的歷史源於1983年,在技術上能實現和國際做法一致嗎?『績效審計』概念成功推進到聯合國,其實是很有難度的,要向聯合國秘書處、行政和預算問題咨詢委員會的專家們來解釋。我們作為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要在聯合國大會上說服其他成員國來接受,也花了很大的力氣。」

但中國審計人員的「績效審計」,很快就在聯合國發揮了威力。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最主要的交通運輸和巡邏工具,飛機租用的費用一直較高。中國審計團隊對租用飛機的績效進行審計後,建議削減了16架飛機,每年可節約1億美元。「聯合國高層,特別是航空部門的主管,感到十分震驚。後來,航空部門的主管被迫辭職。」劉家義說。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在非常寒冷的地區,年復一年地採購製冷空調,造成浪費。聯合國花的每一分錢,都來自各個成員國的會費,是全世界納稅人的錢。在全球經濟緊縮的情況下,會員國也希望把錢用到實處,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最終,「績效審計」模式在聯合國大會討論通過,從此定下了這個規矩。

中國審計團隊在聯合國啃下的另一個「硬骨頭」是預算改革。審計署境外審計司張龍回憶說,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預算制度不夠科學,不夠細化。他們發現一個例子,某一個維和特派團,人員空缺率非常高,但人員經費仍是按照90%至95%來申請,這就存在預算高估的問題。「預算對聯合國機構來說是他們的資源,我們要動他們的預算,就好像碰到了他們的命根子,特別難。」張龍說。

但中國審計團隊的表現贏得了聯合國管理層的尊重和好評。「每年期末審計的時候,潘基文秘書長都會親自出面,聽聽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探討怎麼去整改。這是對我們專業的認可和褒獎。」張龍說。

在推動聯合國審計工作的同時,劉家義認為,參與聯合國審計工作,也給中國審計提供了從其他國家學習先進經驗、有益做法的機會,是中國審計培養人才、鍛煉隊伍、學習借鑒的重要機遇。

「從2013年起,我還將擔任世界審計組織主席,將投入更多的力量,推動世界審計組織的改革,為促進完善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作出中國審計的貢獻。」劉家義說。

偉鴻看點:

兩任審計長的」融冰之旅」

中央電視台《對話》 欄目主持人 陳偉鴻

10年前,同樣是在《對話》,我採訪審計署前任審計長李金華,當時他講了後來很出名的一句話:「審計是國家財產的看門狗。」在那之後,「審計風暴」越來越受到關注,李金華自己也經常出來面對公眾,展現了「鐵面」形象。

我感覺,李金華是一個很內斂、感情很充沛的人。在節目錄製過程中,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談到審計隊伍工作的艱辛、大家的付出,會很真情流露,眼眶中有淚光。

這次採訪劉家義審計長,他給我的感覺似乎更加開朗、率直。錄製前,他主動跟我說:「其實咱們倆之間的對話可以更隨意一些,不一定要有太多的條條框框,不要給自己設太多的戒備。我什麼都可以談。」他心態非常開放,可能也是跟這幾年審計慢慢褪去神秘的外衣、跟公眾的接觸越來越多有一定關聯。雖然他擔任審計長5年多以來,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這麼長時間的專訪,但是,我感覺他內心充滿了對審計隊伍每個人的真愛,也還是很願意與大家交流的。

我覺得,如果說李金華打破了審計和公眾之間的一塊堅冰的話,劉家義讓這塊冰融化得更快,讓審計和公眾融合得更好。

就在我們採訪劉家義之前不久,7月份,他剛剛獲得了「聯合國維持世界和平獎」。我們選擇從這個角度來切入,讓大家看到中國審計走出國門、走向聯合國,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知道中國審計的實力。

      責任編輯:京辰
審計署長查劉志軍:部長幹這事?      [2013-10-23]
王林:赴港非逃亡 曾與劉志軍合作      [2013-10-23]
劉志軍舊事:迎國家領導人險摔倒      [2013-10-19]
李某某二審律師曾為劉志軍辯護      [2013-10-17]
劉志軍律師將為李某某二審辯護      [2013-10-16]
審計署披露劉志軍案線索發現經過      [2013-10-09]
張曙光賄選院士巨資正在調查      [2013-09-29]
丁書苗:因不知如何賺錢被劉志軍罵豬腦子      [2013-09-25]
丁書苗利用劉志軍淨撈20億      [2013-09-25]
丁書苗:被查後狂做慈善求免刑責      [201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