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模仿毛澤東的民間特型演員陳燕 【文匯網訊】毛澤東女特型演員陳燕的出場費達5位數,她不敢穿裙子見人,她和她的丈夫也沒有性生活,她丈夫總覺得自己在和主席上床。
據《人物》報道,見面前的10分鐘,陳燕女士突然打來電話,將見面地點改在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門口。一接上頭,陳燕徑直走進市公安局附近的派出所,這是週六上午10點,兩個年輕民警正在閒聊。她猛地把包扔在櫃檯上,粗著嗓門,指著《人物》記者說:「你快給我查查,她是不是騙子?」
「你誰呀?」民警被嚇得不輕。
「我?你不認識?我是演偉人的演員,她說是記者,我哪曉得她證件真假,就喊你給我查下。」
確認身份證真實有效後,她將記者所有證件複印了兩份,這才去了附近的茶樓。
儘管只有1米53,在人流裡她仍是很顯眼:黑衣黑褲黑墨鏡黑皮包,連頭髮都黑得不見一絲雜色;金黃眼影,粗黑長眉,超長假睫毛,她特意化了濃妝;剛剛從理髮店做完頭發出來,粉底粘住碎頭髮,擇不乾淨,手裡捧著頂黃色假髮,用來扮靚,乍看像顆人頭。
這位模仿毛澤東的民間特型演員,入行已7年。
她曾因接受採訪差點遭遇「政治風險」。綿陽某報社曾牽線,讓她接受外國記者的採訪。第二天,陳燕被市裡有關部門叫去問話,她解釋這是報社組織的,自己一句外語都聽不懂,根本不明白對方目的。隨後報社被批評,她被要求再不能接受境外媒體採訪。
沒有真正的影視作品,只在街頭走過秀,陳燕最多算是民間特型演員。她小心翼翼地進行自我包裝,給商演立下嚴格的規矩:對方必須是正規機構,絕對不去講葷段子的娛樂場所。對方必須發邀請函,蓋公章。在穿便服以毛的模仿者身份出現時,可以唱歌;在全副裝扮惟妙惟肖地扮演毛時,不能出聲,只能做動作:抽煙,揮手,直視遠方沉思。
她對收入諱莫如深,實際她的出場費已達5位數,並雇了經紀人幫著打理生意。邀請方以地產公司為主,也有商場年節促銷、企業開業剪綵之類的活動。偶爾還有私人邀請,給婚禮或壽宴助興。《好人一生平安》和《為了誰》是她最擅長的演出曲目,唱到高潮時揮動手臂,觀眾部在下面喊「主席!主席!」其他演員站著,她可以坐氣派的大椅子。
她的亮相一般被放在開頭暖場,每場表演約40分鐘。在她的一張「演藝照」裡,她化裝成毛的樣子,站在狹小舞台上,表情肅穆,後面有4個「紅軍」,其中一人手臂上纏著衛生紙,假裝受傷。背後是紅底黃字的大海報,「聖誕感恩,持卡消費真實惠」。
較男性特型演員,陳燕的女性身份是吸晴利器,但也給她帶來些限制。她刻意增肥,扮演毛時穿一雙26cm高、價值萬餘元的特製皮鞋,以彌補身高和體型上的差異。
導演張秉堅曾拍攝紀錄片《現成品》,講述她和另一位毛的扮演者彭天作為毛澤東特型演員的生活。片中記錄了陳燕的苦悶——她和她的丈夫沒有性生活,她丈夫總覺得自己在和主席上床。
那時,她和丈夫是半分居狀態。2010年後,兩人的關係慢慢緩和,因為「都老了,能互相包客些」。她的丈夫至今還反感她扮演成毛的樣子,因為毛是偉人,她是女人。
陳燕喜歡把「我老公」三個字掛在嘴邊,她滿意丈夫從不「亂跑」,也努力描繪自己作為妻子的「出類拔萃」。她講話語速決,音量大,表情豐富,講到動情處,突然就掉淚。她認為女人做家務天經地義,從不捨得讓丈夫下廚房,家裡一塵不染,床單沒有褶皺。
陳燕出生於1956年,從十來歲起,「人家都悄悄說我長得像偉大領袖,我根本不敢想。」生活在50歲那年徹底改變。2006年,她逐漸放棄了建材生意,閒下來時,看到東南衛視有檔模仿秀節目,想到自己有一張被人說像毛的「明星臉」,而「那些人還沒我唱得好」,她報名了。節目組只讓她模仿毛澤東的扮演者唐國強,她被淘汰,可回到家鄉卻意外爆紅。她走上街頭,圍觀者把路擠得水洩不通,她被這場面嚇壞了,只好打車到人少的地方躲著。
2007年,陳燕正式入行。其後3年是陳燕的黃金年代,她的演出足跡踏遍西南多地。陳燕是毛澤東的狂熱崇拜者,她說對毛的敬愛只是因為「我們這輩人都這樣」。距陳燕家不足10分鐘車程,有座香火鼎盛的「紅恩寺」,毛澤東的金身塑像和佛祖、玉皇大帝、財神等神靈一起接受供奉。這樣的小廟,在綿陽農村隨處可見。
有一次她穿裙子出門,被路人指責,「你演主席怎麼還穿裙子?」「群眾這樣說了,我哪兒還敢穿。」陳燕說,偶爾在家裡穿一次,朋友來訪,急忙換下,再去開門。
她已放棄了四川婦女喜歡的打麻將、跳廣場舞等愛好。她很少出門,沒事兒就看抗日劇——「學偉人的動作」,熟練使用「同志、老百姓、群眾」等字眼。那些動作已融入她的日常生活,比如她與人告別時,會抬起手臂,五指微張,用經典的「主席手勢」揮手。
茶樓裡聊了一個多小時後,已近晌午,她主動安排起下午的行程。「明天重陽節,下午我去慰問老人,你會寫進去吧?得給我拍好看點啊。」隨即她聯繫了一個居委會,說要來慰問困難群眾,你們找找人。然後她準備與上海一家整形醫院的周女士一起吃午飯。
近兩年形勢漸不如前,尤其是今年,陳燕自己分析是企業響應官方厲行節儉之風,讓她的商演生意越發淡了。但也有其他的生意找上門來,比如整形醫院。
中午,陳燕與周女士在市郊的小飯店見面,對方想免費給她做微整形,「不化裝就像偉人,和醫院雙贏」。飯館生意火爆,她倆扯著嗓子聊天。陳燕給每個人夾了條魚。她把筷子平靠在食指和中指上,「看,我夾筷子手勢不一般,主席才這麼夾。」
飯後,陳燕繼續馬不停蹄。她去超市買了一桶玉米油,一袋大米。為了更好地上鏡,她在超市櫃檯邊、出租車上、樓道口旁,抓緊一切時間補妝,顧不上粉底沾到了手機蓋上。
到達居委會辦公室時,指定的受贈人還在路上。她坐得筆直,對工作人員說,「關懷百姓是我們演員應該做的,我以後一定經常來看望他。」她一張張派發自己的演藝照,又指指記者,「北京來的大記者,非要來採訪。中午我跟上海來的人吃飯,小同志,當演員不容易哦。」
離開居委會已是下午3點。神采飛揚頓時都沒了,她癱坐在三輪車上,撩起褲腿,小腿僵硬浮腫。
談到未來,陳燕躊躇滿志:事業嘛,希望能演電視劇,明年兒子結婚,她想盡快抱上孫子;後年60歲大壽,她想大辦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