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最多達10名,最少僅2名;暫無相關職數規定;專家稱3-5名副市長合理 【文匯網訊】記者調查全國2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250個地級市的副市長數量。結果顯示,儘管各市經濟、人口規模存在巨大差異,但6-8名副市長幾乎是「常態配置」。
據新京報報道,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嚴格按規定職數配備領導幹部,減少機構數量和領導職數,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總量。
近日,記者調查全國2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250個地級市的副市長數量。結果顯示,儘管各市經濟、人口規模存在巨大差異,但6-8名副市長幾乎是「常態配置」。
據媒體報道,國務院已於2008年明確提出,「國務院各部門領導職數明確為一正四副」,但對地級市應配備多少副市長並無具體規定。
平均每個地級市配7名副市長
近日,記者登錄全國2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的250個地級市政府官網,對副市長配置數量進行了統計。統計發現,250個樣本中,副市長數量從2名到10名不等,而配置6-8名副市長是常態。
數據結果顯示,250個地級市共有1750個副市長(不含掛職副市長),平均每個地級市配置有7名副市長。數據表明,共有219個地級市配置有6-8名副市長,分別對應有54個、109個、56個地級市,占樣本數近87.6%。
樣本中,副市長數量最多的地級市是四川宜賓和江西贛州,各有10名副市長;而9名副市長的地級市也有14個。
甘肅省酒泉市副市長數量最少,只有2名;安徽省宿州市和安徽亳州市副市長數量也較少,分別為3名和4名;配置有5名副市長的,共有12個地級市,分別為湖北鄂州、湖北襄陽、四川達州、廣西柳州、河南許昌、甘肅白銀、甘肅定西、山西運城、山西晉城、山西臨汾、黑龍江大慶、寧夏石嘴山。
廣東韶關市政府配8副秘書長
根據本次抽樣調查,在地級市政府領導班子的組成上,除市長及副市長外,通常還配置有1名市政府秘書長及2-3名副秘書長。這些信息也在大多數地級市政府官網上有公示。
但記者統計發現,個別地級市在副秘書長配置上數量「突出」。如廣東韶關配置有8名副秘書長、廣東汕尾有6名副秘書長、廣西來賓和甘肅慶陽各有7名副秘書長。
分析
原因
「官本位」思想致副職膨脹
「一方面是對政策貫徹不嚴,另一方面是缺乏監督」,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稱,「既然人大有任命權,也必須發揮制度平台的監督作用」。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暉也認為,目前對領導職數監督的頻度強度不足,具體的、可操作的監督法規以及配套監督手段匱乏。
此前,媒體多次呼籲精簡領導職數,中央也數次提出改革,成效甚微,對此,竹立家認為,「根本上還是由於官本位思想造成的官位擴張」。
趙暉認為,各地方政府傾向於從部門利益出發,努力爭取可以牟利的職權,出現超編現象。對於各級幹部來說,晉陞一級意味著更好的待遇、更多的權力。而如果削去副職職位,意味著斷了許多人的前程,是得罪人的事情,所以政府部門不僅不願削減,還會想辦法為下級謀取更多職位,導致了副職膨脹。
影響
副職過多會增加行政成本
竹立家表示,儘管地級市應配備多少副市長並無具體規定,但3-5名應是常態。
在趙暉看來,地級市副市長數量過多,直接反映了我國領導職數過多的痼疾。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副職設置過多,會增加決策與執行的溝通與協商成本,一個決定在形成中的會簽、審簽、審批的空間與時間距離都會大大延長。
「再一個是導致人浮於事或反過來沒事生事。」馬慶鈺表示。
他還稱,增加一個副職領導,除增加了決策執行環節和溝通成本,還會增加相關待遇。「一個地市級副職領導一年總要產生幾十萬的職務開支,這是明顯的行政成本。」
另外,趙暉還稱,其實副職太多還有諸多隱形成本,如降低了行政效率、影響了政府形象、增加了腐敗空間等等,且影響深遠短期難以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