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央高層支持軍隊裁員建遠程空軍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11-2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全球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世界各國海洋意識劇增,海洋利益交織導致的海洋爭端頻發,圍繞中國周邊及亞太地區形勢對於中國也越來越不容樂觀。尤其是美國 「亞太戰略再平衡」,日本「修改和平憲法、否認二戰歷史」,並對中國核心利益不斷挑釁的態勢,讓中國不得不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基礎上,也必須下大力氣去發展基於高技術兵器為主體的國防力量體系,以此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海疆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不被肆意踐踏和侵犯。這就需要中國有一支強大的現代軍事力量和一個健全的國防工業體系。

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這個軍事力量體系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那就是將會繼續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符合中國自身經濟實力和國防發展能力的實際情況,不會與任何國家搞「軍備競賽」,更不會威脅到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關鍵在於頂層設計優化

縱觀世界軍事變革,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軍事強國紛紛掀起了新軍事革命。在此背景下,中國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認真研究並審定通過了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的改革方針。這次軍隊改革的核心是突出強軍目標——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尤其是「能打勝仗」更是這次軍隊改革的靈魂所在。

要想解決「打勝仗」的問題,重在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而中國軍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就是「懶、散、臃,以及官僚作風嚴重,指揮效率低下」。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軍隊體制編製改革」,其核心就是要治理這些「老大難」問題。而治理上述棘手問題主要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調整多餘的不符合現代戰爭的軍兵種。如裁減陸軍部隊數量,逐步減少並轉型非戰鬥人員,調整改善軍兵種比例,擴大海空軍及第二炮兵部隊絕對數量,整體減少全軍部隊總體員額,做到減員增效,精兵簡政;二是調整或裁減多餘的非戰鬥人員。大機關,小基層,非戰鬥人員大量佔有軍隊資源,這絕不是良性軍隊的配比,增加一線作戰部隊的絕對數量,合理配置官兵比例和部隊與機關比例,最大限度減少非戰鬥機構和人員,讓指揮流程最簡單化,最高效化;三是調整並優化多餘的部隊指揮鏈條;四是整合並優化多餘的軍隊培訓體系。如今在軍隊系統內部還有大量的軍事培訓機構,如陸海空二炮等指揮類、工程類的學院和大學等,優化資源配置,減少不合時宜的軍隊培訓機構,按照改革後的新軍兵種比例合理擴大或裁撤部分軍事院校,並建立基於聯合指揮作戰能力訓練的軍事培訓機構。

很顯然,此次「深化軍隊改革」其本質就是要解決這些「多餘」問題。其核心絕不是簡單的裁撤和合併,而是要根據未來戰爭的實際需要,將那些不利於戰鬥力生成的「多餘部隊」請出去,將那些能夠直接轉型的部隊轉為目前所需要的軍兵種,同時要強化各個軍兵種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建設,將改革後的軍隊建設成為有機融合、戰力一體化的信息化部隊,而絕不是簡單的組合、協同的概念。

毫無疑問的是,「深化軍隊改革」關鍵在於頂層設計,即要優化軍委總部領導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各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強化軍隊督導機制建設,這是確保軍隊體制編製改革成功的關鍵。沒有成熟、完善的軍隊頂層設計,沒有軍隊高層形成的高度共識和大局意識,軍隊改革都是空談,也不會有實際的推動力。

打造戰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

另外,三中全會提出要「創新軍事理論、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中國現行軍事戰略是積極防禦,目前的軍事力量體系就是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不斷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這次軍事改革就是要強化「打贏」的能力,新軍事理論重在強化應對未來發生在中國周邊的諸多軍事挑戰,如美軍的「空海一體戰」、「近海控制戰略」、日本自衛隊的「擴張遏制戰略」以及南海聲索國的「固守戰略」等。對於中國新軍事理論就是要立足於現實條件,並具備很強的前瞻性,將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領海完整等國家核心利益作為未來軍事鬥爭的底線,並強化「反介入」作戰能力建設,以此為依托強化「軍隊走出去」戰略,強化「軍隊一體化、信息化作戰能力」綜合建設。

「新軍事理論」中提到的「新」,主要體現在中國需要打造適應今後發展「海洋強國」戰略目標的新軍事戰略。在這個軍事戰略裡面,發展強大的海空軍及第二炮兵部隊就顯得至關重要,積極建設「藍水戰略海軍」和「遠程戰略空軍」勢在必行,由近海防禦向遠海防禦再到遠洋綜合作戰能力建設方向發展。積極建設「核常兼備」高效有力的第二炮兵部隊,提升其「核常雙重反擊能力」建設更是勢在必行,讓第二炮兵成為中國軍事力量的「拳頭部隊」和「殺手鑭部隊」。

「新」還體現在要重點打造能聯合指揮控制各個軍兵種的戰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改革以往的軍區體制,整合各軍區陸軍、空軍和三大海軍艦隊等軍兵種力量,打破「各自為戰的地域和組織藩籬」,讓軍隊真正形成聯合作戰能力並最終具備一體化作戰能力。

此外,還很有必要整合現有軍兵種力量和技術基礎,發展符合未來戰爭需要的「網軍」和「天軍」部隊,通過這些部隊的組建,為今後獲取全球戰場的「制信息權」和「制天權」打下堅實基礎。也只有中國軍隊掌握了更多「殺手鑭」武器裝備,才能讓自身具備打贏不對稱戰爭的綜合作戰能力。

繼續奉行「積極防禦」不稱霸

「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中提到的「特色」主要體現在,繼續奉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絕不搞擴張、絕不稱霸」,繼續維護中國特色的軍兵種構成,如加強獨特有效的第二炮兵部隊建設,同時借鑒而不是完全照搬世界軍事強國的軍隊編成和組織經驗,最終建立健全適合中國自身需求的軍事力量體系。

同時,三中全會還提出了建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從軍民融合角度來看,包括三部分,一是人員的軍民融合,應該大力培養軍地兩用人員,軍民之間要形成人才相互培養、交流保障機制。二是從裝備的角度,要達到寓軍於民的方式,讓民間力量能參與武器裝備研製,引進競爭機制,讓武器裝備更加適應未來戰場需求,同時還要想方設法把軍事技術向民用推廣,大力推動「軍轉民」技術的產業化發展。三是執法維權和軍事鬥爭的融合。現在執法維權主要是由政府來承擔,今後要不斷加強軍隊力量和政府力量的結合力度,加強軍民執法聯動機制能力建設以及信息共享、聯合執法保障機制建設都顯得至關重要。

可見這次三中全會提出來的軍隊改革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畢竟如今軍隊面臨「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總體要求,軍隊改革也就迫在眉睫。只有成功解決「強軍」建設中的諸多瓶頸和弊端問題,才能確保今後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打贏戰爭」總體目標。

新聞背景:解放軍陸海空二炮編成情況

今年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首次公佈了人民解放軍陸軍、海軍、空軍和二炮部隊編成情況。

根據這份白皮書,陸軍主要擔負陸地作戰任務,包括機動作戰部隊、邊海防部隊、警衛警備部隊等。陸軍機動作戰部隊包括18個集團軍和部分獨立合成作戰師(旅),現有85萬人。集團軍由師、旅編成,分別隸屬於7個軍區。瀋陽軍區下轄第16、39、40集團軍,北京軍區下轄第27、38、65集團軍,蘭州軍區下轄第21、47集團軍,濟南軍區下轄第20、26、54集團軍,南京軍區下轄第1、12、31集團軍,廣州軍區下轄第41、42集團軍,成都軍區下轄第13、14集團軍。

海軍是海上作戰行動的主體力量,擔負著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領海主權和維護海洋權益的任務,主要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空兵、陸戰隊、岸防部隊等兵種組成。海軍現有23.5萬人,下轄北海、東海和南海3個艦隊,艦隊下轄艦隊航空兵、基地、支隊、水警區、航空兵師和陸戰旅等部隊。

空軍是空中作戰行動的主體力量,擔負著保衛國家領空安全、保持全國空防穩定的任務,主要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等兵種組成。空軍現有39.8萬人,下轄瀋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7個軍區空軍和1個空降兵軍。軍區空軍下轄基地、航空兵師(旅)、地空導彈師(旅)、雷達旅等。

第二炮兵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由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按照精幹有效的原則,第二炮兵加快推進信息化轉型,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武器裝備自主創新,利用成熟技術有重點、有選擇改進現有裝備,提高導彈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完善核常兼備的力量體系,增強快速反應、有效突防、精確打擊、綜合毀傷和生存防護能力,戰略威懾與核反擊、常規精確打擊能力穩步提升。第二炮兵下轄導彈基地、訓練基地、專業保障部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等,目前裝備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和長劍巡航導彈。

良政改變中國 ——三中全會深度解讀
      責任編輯:冬瑾
劉雲山:中共能自己拿起手術刀      [2013-11-26]
三中全會決定改變台對大陸認知      [2013-11-24]
智庫學者談改革:全新序幕拉開      [2013-11-23]
三中全會親歷者:無高檔菜沒酒水      [2013-11-23]
三中全會親歷者談京西賓館5天4夜      [2013-11-22]
劉延東在美國演講介紹三中全會      [2013-11-22]
專家:農民住房可抵押買城市房      [2013-11-22]
蔣潔敏曾反對國企紅利上繳30%      [2013-11-22]
全會後新一輪省部級人事調整啟幕      [2013-11-22]
內地三中全會後首輪人事調整開啟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