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美國學者波拉克近日在美媒刊文,討論中國與朝鮮的關係,認為張成澤被處決後,中朝關係不明朗。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學者波拉克近日在美媒刊文,討論中國與朝鮮的關係,認為張成澤被處決後,中朝關係不明朗。他建議中國必須盡快與韓國和美國展開對話,才可能避免朝鮮引發危機。以下是文章摘編。
大公網援引外媒報道,波拉克近日在《紐約時報》刊文討論中國為何「溺愛」朝鮮。他說,朝鮮處決二號人物張成澤一個月後,中國和朝鮮的關係仍不明朗。文章認為,中國對朝鮮國內權力傾軋反應仍然局限在國際穩定這樣的套話上,但張成澤失勢肯定使中國高層很不安。
根據掌握的線索看,在張成澤被處決前,中國毫不知情,而韓國情報人員在事情發展進入高潮前就已經發覺了。金正恩王朝似乎有意盡可能地對中國有所隱瞞。平壤雖然長久以來在經濟上依靠中國,但這並無任何有意義的影響。
從鄧小平時代開始,北京就希望逐漸引導朝鮮走向經濟改革,希望他們能與外界建立正常關係,並且更加關注中國的利益。但朝鮮仍然在需求與反抗之間體現了獨有的特性,包括威脅韓國、加速研發核武器等等,期間當然也包括對中國的反抗。除了使朝鮮經濟非正式的市場化,中國三十多年來的對朝政策絲毫談不上成功。
張成澤原本是平壤與中國的主要溝通渠道,相比其他朝鮮領導人,張成澤的國際事務經驗也更加豐富,還掌握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北京誤認為張成澤能夠為外界開啟一扇特殊的窗戶瞭解朝鮮,將其視為促進穩定的潛在支持者。但張在多年政治鬥爭中樹敵太多,又被朝鮮領導人認為太多受制於中國。張成澤落馬更加凸顯了中國對平壤缺乏影響力。
張成澤被處決後,中國在朝鮮更加缺乏可靠的盟友,現在的朝鮮領導人很少留心中國,中國必須小心應對魯莽又好大喜功的年輕領導人。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朝鮮是中國免受美國太大壓力的緩衝國,但是這個理論反之也成立:中國也是朝鮮的緩衝國,因為北京一直是朝鮮的主要支持者。
中國現今的對外政策更加大膽,但針對朝鮮半島問題,中國仍然採取風險規避的姿態。有人認為,中共和解放軍對於朝鮮戰爭仍心有餘悸,一旦觸怒了朝鮮,恐怕引發嚴重的危機。而如今的中國又沒有控制朝鮮的實際方法,所以中國寧可什麼都不做,一面鼓勵朝鮮。正因這樣,北京才在朝鮮問題上如此謹慎。
越是這樣,金正恩越是找不到聽從中國建議的理由,也就越抗拒中國對朝鮮的影響。與朝鮮不同,中國與韓國的關係正更加緊密。
文章最後稱,北京、首爾和華盛頓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使得朝鮮半島危機發生的可能性仍然很高。韓國和美國已經做好了與中國進行嚴肅對話的準備,只有中國仍在猶豫。波拉克在文章中建議中國與韓國和美國就朝鮮問題積極展開對話,避免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