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參考消息引述港媒稱,崛起的中國最近一直被比作一戰前的德國。但是這樣向歷史「學習」可能更具誤導性而不是啟發性。堅持錯誤的歷史教訓,必將犯更嚴重的錯誤。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21日刊文說,在中國,沒有人真的認為,與美國或日本這樣的大國發生武裝衝突會對中國人產生除毀滅性影響外的其他影響。
德皇威廉二世建立了強大海軍,儘管實力不及英國,但還有奮力一搏的勝算機會。而中國的指揮官意識到,他們的海軍艦艇儘管已經現代化,但仍是極易被美國人擊中的目標。
《中國抉擇》一書作者、澳大利亞前防務官員休·懷特認為,中國並不尋求主導地位,也沒有能力在這一地區實現這一追求。但它想要獲得、並且應該被賦予「與美國平等的對亞洲領導權」。這遠沒有威廉二世或希特勒時期的德國那麼野心勃勃。
《南華早報》網站1月20日還刊登題為《在中國的崛起中聽不到1914年的迴響》的署名文章,作者保羅·萊特斯在文中指出,2014年伊始,我們看到歷史學家和政治評論家大膽地拿眼下與1914年以及當時處於大戰邊緣的世界相提並論。今天的美國也許和1914年的英國差不多。可是,我們還得相信,正如當年德國一頭扎進與那時的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如今的中國也走在與德國相同的道路上。許多西方作家都這樣說,其中包括《終結和平的戰爭》一書的作者、牛津大學教授瑪格麗特·麥克米倫。
文章認為,當年的德國和如今的中國一樣,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世界強國,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對比——包括據稱是大國朝著戰爭方向疾馳的跡象——都經不起推敲。
麥克米倫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提醒我們全球化並非現代創造:直到20世紀90年代,也就是蘇聯解體、中國走向開放的時候,全球化才達到20世紀初期的水平。而且我們不要以為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就足以防止戰爭的爆發:1914年時英國和德國的貿易關係足以與當今美國和中國的貿易關係相媲美。
不過當下與1914年存在著諸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當年一些領導者不可一世的主觀臆斷導致了對於開戰的渴望,每個大國都以為它們可以在幾個月內取得戰爭的勝利。在如今這個核世界,不存在這種幼稚的渴望。
麥克米倫還直指中國與日本之間的釣魚島爭端。不可否認,在這場爭端中,兩國都表現得氣勢洶洶。顯然,這樣的民族主義情緒可以與一百年前歐洲的局面相提並論。但是當年的歐洲並非今日的亞洲。那時的德國是一個由皇帝和軍事領袖小集團領導的帝國,這些人在本國公民當中煽動渴望戰爭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的文職領導人通常的做法卻是對國內最具民族主義傾向的網民的活動加以限制。
文章稱,中國領導人並非決心不惜代價地向外擴張。中國也沒有任何盟友讓它可以為其捲入戰爭。
由於美國的軍事、經濟和軟實力非常強大,它可能仍將是全世界「最有份量的行為體」,也是遏制中國的關鍵威懾力量。
美國的北約成員國身份及它與韓國和日本簽署的條約是一個不平衡等式的一邊。與20世紀初的歐洲不同的是,讓雙方都以為自己比對方強大的聯盟體系如今並不存在,至少在中國所在的等式這一邊,不存在這樣的聯盟。
文章認為,中國並不憎惡當前的地緣政治體系,事實上,中國想在這個體系中提升自己的地位。一百年前,德國試圖推翻——說得好聽些是忽視——當時的國際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是一個維持現狀國家。中國強烈反對干預別國內政,對現有國際體系持認同態度。
文章稱,認為亞洲和歐洲之間有著不計其數、根深蒂固的相似之處的觀察家至少對這兩個大洲中的一個不甚瞭解。我們不要試圖把方的說成圓的,而是要承認今天的中國不同於歷史上曾出現過的其他任何力量。誰要是公開宣稱另外一套,可能都只是為了推銷他寫的書。別買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