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董新凱 深圳報道)深圳市手機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孫會長孫文平接受本網記者專訪,對深圳手機企業解讀現狀,把脈未來。
世界手機80%來自中國 中國手機70%來自深圳
「全球手機超過80%產自中國,而且這個比例還在擴大。」孫文平會長介紹說,「中國手機97年起步,2004年左右開始出口國外,最近十年,中國手機所佔國際市場份額由最初的百分之幾到現在的80%,從出口東南亞、非洲到現在進軍歐美,發展速度很快,截至2013年底,全球手機18億部,中國產出14.6億部,占81%。」
「而中國的手機又有70%來自深圳,所以深圳手機就能代表中國手機」,孫會長續言,「目前中國在做手機的六百多家企業中,深圳就佔五百多家,還有那些沒在工信部備案的大約一千多家,算起來,深圳整機生產企業將近2000家。此外,手機產業鏈上的其他公司也多在深圳,比如主板設計商和製造商有一千多家,塑膠、五金、電池充電器、顯示屏等配套企業五千多家,整體估計,深圳有手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有近萬家,是世界上手機產業鏈最集中和完善的地方。這些企業,集中在以華強北為中心的1.5小時半徑圈內。」「深圳擁有無與倫比的手機產業鏈!」,孫會長強調用「無與倫比」來形容深圳的手機產業鏈最合適。
中國手機: 提升品牌價值是關鍵
在國際國內市場上佔據這麼大份額的深圳手機,利潤率卻並不高,目前中國生產的手機多為中低端產品,又有這麼多企業同時在這個領域,因而產品同質化不可避免,價格戰更是拼的刀光劍影,以致於利潤非常微薄,有的手機一台僅賺十元左右,非業內人士難以想像。
「中國手機的品牌溢價不高,而國外品牌手機的利潤空間就很大,」孫文平會長感歎,「比如蘋果,他的硬件生產就在深圳,自己主要研究軟件系統,提升用戶體驗,做品牌。他的硬件成本不到兩千,但他就能賣到四五千,中國的手機品牌做一樣的產品,就賣兩千多,這就是品牌的價值。」目前國內手機銷量排名第三的小米,走的也是「按原材料採購成本定價」的高性價比戰略,品牌附加值並不高。
現在,行業內的前二十家手機企業佔據70%以上的市場,剩下的幾百家企業瓜分20%多的市場份額。「以『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為代表的手機企業,逐漸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國內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會是多品牌並存的狀態。中國手機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國際化、正規化、市場細分化。國產手機在做好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最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提升用戶體驗,加強品牌打造,最後再提升利潤率。」孫文平會長為手機行業的未來把脈。
產業轉移要抱團
隨著深圳政府提出的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手機企業在深圳面臨著各項成本日益上升的壓力,而內地不斷有城市來深招商,開出優惠條件吸引手機企業進行產業專業。有些企業轉出去了,但基本都無法在當地存活,後又重返深圳。「根本原因就是當地沒有完善的產業鏈做支撐。手機企業最重要的是時間,誰快誰就贏,深圳的手機企業處在產業鏈這個圈子裡,無論哪個環節出問題,供應商都能在兩個小時解決問題,繼續下面的環節。」孫文平會長說,「而離開這個土壤,離開這裡的產業鏈,時間指標無法保證,那麼其它的指標再好也沒用。深圳手機企業要成功轉移,必須在當地複製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把手機企業在當地成長的土壤和環境培養起來。目前我們協會正嘗試聯合多家手機企業,抱團到信陽,希望能在當地複製出深圳這樣的產業鏈。」
那麼需要多少家企業能完善這樣的產業鏈哪?孫會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能有上百家一起落戶,那麼存活的可能性就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