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25日在京發佈《大公信用評級原理》。該公司董事長關建中表示,以違約率為核心的西方評級思想,只能驗證評級而不能預警信用風險。而大公信用評級原理堅持把財富創造能力作為償還債務的根本性來源,首次系統呈現了信用評級的內在規律。
有專家指出,大公信用評級原理是中國人在信用評級領域創造的重大原理成果,填補世界百年評級歷史理論空白,將引發國際評級體系的深度變革。該原理的問世,是對西方評級霸權的再次挑戰。
僅驗證無預警 違約率難擔重任
關建中表示,評級的功能是揭示客觀存在的信用風險。西方評級思想完全背離了信用風險形成的客觀規律,使評級難以擔當社會責任。「沒有評級理論支撐的評級方法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然失去存在的價值。」
他認為,大公信用評級原理的最大創新,是發現並構建了以財富創造能力為基石的償債來源偏離度的逆週期評級理論。大公信用評級原理認為一切偏離財富創造能力的償債來源都具有不確定性,偏離越遠風險越大。這一評級創新找到了阻止偏離財富創造能力濫用信用和發揮評級逆週期作用的途徑,確立了評級的正確方向。
揭示安全邊界 阻債務無度擴張
據瞭解,大公信用評級原理從「償債環境、創富能力、償債來源、償債能力、信用級別確定、信用級別驗證、仿真模擬測試、信用級別符號」八方面論述了其理論體系。通過回答債務人「最大債務負擔的安全邊界何在、存量債務能否按期償還、有無新增債務空間」三個問題,向債權人提供清晰的債務風險度量標準,客觀上能起到阻止債務規模無度擴張的逆週期作用。
此外,針對內地地方債今年進入償債高峰期,關建中持審慎樂觀態度,稱地方債的體系性風險可控。至於地方政府今後發行市政債,須吸取西方教訓,以信用風險形成因素的內在發展邏輯預測未來信用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