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習近平「駕臨」比利時沃爾沃意味深長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4-01]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歐洲四國,由於各方不約而同的特別用心,而展現出頗多細節亮點:

首站荷蘭,習近平、彭麗媛穿出「中國風」,被媒體解讀為「體現中國文化風采和國家自信」;

第二站法國,法方「傾其所有」接待習近平伉儷,給以「特殊禮遇」,奧朗德總統打破常規在榮軍院舉行歡迎儀式,146名騎兵左右護衛;

第三站德國,習近平夫婦會見了德國企業贊助的在德訓練的陝西志丹足球隊小球員,觀看了中德小球員進行的足球友誼賽,彭麗媛還在極少露面的德國「第一先生」紹爾教授陪同下參觀柏林音樂學院;

第四站比利時則更具象徵意味:比利時菲利普國王在沃爾沃根特工廠門口等候迎接習近平,而習近平也是乘坐沃爾沃轎車抵達根特工廠!這是習主席此次訪歐參觀的惟一企業,也是中國國家元首歷年來出訪參觀的第一家中國品牌企業。

不得不感動、佩服比利時方面的熱情和獨具匠心。沃爾沃根特工廠參觀安排的各個細節,確實是中國比利時友好合作關係的生動展現。

習主席訪歐,內容豐富,大到核峰會的世界安全問題,中到中歐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問題,小到音樂、足球問題,涵蓋廣泛。其中主線是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核心內容則是進一步加強中歐經貿合作,終極目的則是習近平在比利時報紙上發表文章的題目:《中歐友誼和合作:讓生活更美好》。作為此次習主席訪歐惟一參觀的一家企業,沃爾沃根特工廠的特質就展現出了多方面內涵。

沃爾沃,已變成近年來中國關注度最高、談論最多的世界著名品牌之一,原因無他:沃爾沃已經變成了中國企業的旗下品牌。這個以安全享譽全球的汽車品牌,源於北歐瑞典,是瑞典製造業的驕傲,但受到全球汽車行業的大環境影響,近年頗多坎坷。先是在1999年被福特收購,經營失敗以後,又在2010年被中國吉利收購。比利時根特工廠,作為沃爾沃全球最大的生產廠,命運也隨之起伏,2009年時一度傳言福特要關閉根特廠,吉利收購後承諾繼續運營,並於 2011年恢復增長,但2013年銷量受市場影響再度下滑。不過,吉利並購沃爾沃,對於根特廠來說或許是其命運的根本轉折,在沃爾沃全球戰略調整的情況下,根特廠或將在吉利沃爾沃全球戰略中佔據更重要地位。

目前,沃爾沃根特工廠是比利時最大的汽車製造企業和第三大工業企業,員工5000多人,年產沃爾沃旗下S60、V50、XC60等車型25萬輛左右,其中約3萬輛出口中國。經過40多年的發展,沃爾沃根特廠已經成為比利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展示製造業實力的一張「名片」,全國上下對於根特廠都很關注,理所當然也會重視吉利收購沃爾沃對於根特廠的影響。

起初,比利時方面是充滿疑慮的,畢竟根特廠在福特時期已經到了關閉的邊緣,畢竟他們對於中國吉利近於一無所知,反而可能存在某些錯誤信息的誤導。但來自於遙遠東方國度的吉利集團,以負責任的真誠態度、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精明務實的具體運作,繼續把根特廠定位為開發沃爾沃高端產品基地,賦予了根特廠新的生機和活力,產銷量創造了1965年投入運營以來的最高紀錄,還增加了1500個當地就業崗位,今年還會繼續增加。由此可知,為何從國王、首相到普通比利時人都對中國企業吉利不吝溢美之辭,稱讚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是「經濟全球化的好典範」,吉利的「親和、友善、責任感以及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文化」體現了中國企業的嶄新形象。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企業競爭力增強,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到異域他鄉投資經營。201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大幅增長16.8%,增幅遠超全球跨國投資增長速度和中國吸收外商投資增長速度,已成為最大資本輸出國之一。由於跨國投資行為遠比對外貿易行為更加複雜,商業因素之外,還有與東道國的文化、社會、法律、宗教、習俗、政企關係等等方面差異化的適應和融合問題,成功難度更大。戴姆勒收購克萊斯勒、寶馬收購羅孚,都是失敗的典型例子。商業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法律環境更為近似的發達國家之間尚且如此,中國對外投資可想而知。再加上中國企業國內投資形成的某些固有弊端,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之路至今為止走得並不順暢,甚至導致了諸多矛盾衝突,包括最近爆出的中鋁秘魯銅礦事件,在損失商業利益的同時,也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而沃爾沃根特廠,卻並未因中國企業的收購而敗落,反而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與當地政府、民眾的關係更為融洽,成為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的良好範例。

當今之時,中國和包括比利時在內的歐盟國家經貿融合日益深入,雙方互為最大貿易夥伴之一,每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600億美元,相互投資也在迅猛發展。現在,數以萬計的歐盟企業在與中國進行貿易活動,每年向中國出口2200多億美元,幾萬家歐盟企業在中國投資經營,每年投資70億美元左右;同時也有上萬家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發展,每年投資數十億美元,中國每年出口歐盟3400億美元。沃爾沃比利時的根特工廠,簡直就是這種跨區域深度融合的絕妙縮影:瑞典打造的著名品牌,經歷美國福特公司的收購,再變成中國企業吉利集團的旗下資產,在比利時國土上生產運營,成為中國在比利時的最大生產企業。品牌、產品、技術、設備、員工、股權等等生產要素聚合轉換之中,我們分明看到了國家、民族、文化、信仰、理念以及工作和生活方式從懷疑、敵視、碰撞、衝突到理解、寬容、欣賞、交融的進程!

難怪根特工廠的比利時員工說:我們為習主席的到訪感到驕傲和自豪,要讓習主席「有種回家的感覺」!誰說商業就是堅硬、冰冷的?這時我們分明感受到的是溫暖和柔軟。商業為人類的美好生活服務,這本來就是商業的真諦。

所以,我欣賞李書福先生的一句話:全球型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對於中國及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於世界和平及全人類幸福事業的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企業家的切身感受,比理論家的闡述更有力。

所以,國家元首出訪慣例性的一次安排,習近平參觀吉利沃爾沃根特工廠,就反映出了如此多方面意味深長的含義。

      責任編輯:賈銘
習近平參觀沃爾沃 獲贈「中國紅」汽車模型      [2014-04-01]
習近平:把握機遇 打造中歐多引擎合作      [2014-04-01]
習近平11天拉近中歐關係      [2014-04-01]
胡喬木之女:有人說習對公務員太狠      [2014-03-31]
日就習近平發言向中方提「抗議」      [2014-03-31]
習近平向比利時無名戰士墓獻花圈      [2014-03-31]
習近平抵達比利時 中國元首首訪歐盟總部      [2014-03-30]
習近平參觀德國杜伊斯堡港      [2014-03-30]
習近平:把握中國機遇 實現共同發展      [2014-03-30]
習近平:我們不惹事 但也不怕事      [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