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只要門口有漢字的工廠,不管是陸資、台資、日本廠、韓國廠,抗議民眾都把門推開,然後去破壞辦公室。」台商黃先生5月16日晚剛剛從越南撤離回到台灣,他的家族在越南經商已近20年,談到倉皇離開的經歷時,餘悸猶存。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 台灣廠商是此次越南暴力事件的主要受害方之一。越南發生打砸情形甚至放火燒廠,以台商投資最多的平陽省最為嚴重,當地近千家台資企業幾乎無一倖免。台灣《聯合報》援引在越南經營自行車的台商顏女士的話說,平陽的暴民就像土匪,大部分台商都躲到當地飯店,有的借住朋友家,還有人跑到外國人住的小區躲避。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9日點評文章說,兩岸廠商同樣使用中文,都會在這波暴亂中遭殃。暴民也不可能分得出使用閩南話的是台商,使用大陸普通話的是陸商,他們只會向同為漢族臉孔的兩岸廠商或非越南裔的亞洲廠商發動攻擊。
台灣經濟部門初步統計,在越南投資的2200家廠商有近半數停工。越南台商會總會長劉美德算了一筆賬,即使不算停工造成的經濟損失,台商在事件中財物及廠房損失就有數十億美元之多。
台「外交部長」林永樂18日下午與越南「駐台代表」裴仲雲舉行記者會,代表台方提出4項「嚴正要求」,包括確實保障台商及僑民的人身安全、迅速賠償台商所有財產損失、全力維護台商及全民的合法權益、恢復台商在越南的投資信心。
台商糾結是走是留
同一日,為應對越南不確定局面,盡可能運送更多同胞回國,海峽兩岸航空公司紛紛改派座位數更多的機型飛往越南。目前,國航、東航以及台灣華航從越南飛往中國大陸和台灣的航班預訂幾近全滿。
台灣「駐越代表」向越方表示,越南必須妥善處理,這不僅攸關他個人去留,還涉及「台商在越南的撤資問題」。根據越南計劃投資部的資料,過去26年來,台商赴越投資累計達2301件,累計投資金額273億美元,創造超過140萬個就業機會,是越南的第四大外資。
台灣《經濟日報》稱,許多台商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命都快沒有了,有必要繼續留下來嗎?台灣媒體稱,台塑集團未來可能停止規劃中的100億美元對越投資,這將是台灣對越南投資的轉折點。
台灣企業大舉進入越南,是在島內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南進政策」時代。1994年,台灣當局通過「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綱領」,台企前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建廠淘金。在越南當地,除了較大規模的台塑鋼鐵、統一企業,大多數的台灣廠商是中小企業,投資領域主要為成衣、傢俱、自行車、制鞋、機械、電子等。如果台塑真的撤資,「南進政策」似乎也到了需要檢討的時候。
追償成敗要看下文
裴仲雲18日也向受害台商道歉,並向台商「溫情喊話」,前後三度呼籲台商繼續留在越南、不要撤走。
「對中小企業來說,這一把火燒掉的就是20年的心血。」黃先生預估,毀壞的工廠復工至少要一個月後,而這場暴力事件對外資企業影響非常大,不管是經濟或是心理層面。
由於台越之間簽有投資保障協定,台灣當局將會協助台商向越南要求賠償損失。據報道,台「經濟部」也已組團赴越南,協商賠償事宜。裴仲雲表示,越南當局將協助台商恢復生產活動,也將快速評估損失情況。他說,越南已匯整各部會及省市政府報告的賠償建議,包括減免土地稅、營業稅、免稅,或協助優惠貸款、不計算過期貸款等,以彌補外資企業的損失。
雖然越南當局允諾將妥善處理賠償問題,但在越經商十年的陳先生說,以其過去與政府機構打交道、跑程序的經驗,問題能否最終圓滿解決,仍十分讓人擔憂。
台灣當局對此次事件的應對也飽受批評,在暴力事件發生後,台灣外交部門印發「我是台灣人」的貼紙供台商自我保護。「暴民看到華人就打,還會先讀你身上的貼紙嗎?」陳先生質問道。「中央日報網絡報」的文章認為,兩岸唯有運用各自的影響力,並且促請其他亞洲國家呼應,向越南政府施壓,促其制止暴民,履行雙邊投資保障協議,才是保護在越兩岸廠商的長久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