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用時1小時20分,向千餘名聽眾作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經濟形勢報告。相比去年10月大家所熟知的那堂總理「經濟公開課」,李克強此次還以「大家都比較關心、也有一些擔憂」的經濟形勢開篇,而今日台下就坐的,是出席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的兩院院士。
據中新網報道,李克強談到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發生積極變化,市場預期等一些方面穩中向好。
他也指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各地發展不平衡,制約發展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為此,要「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
李克強又一次提到了「定向調控」——6月6日,在中南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工作座談會時,李克強剛剛強調要「精準發力、定向調控」。五天內第二次談到「定向調控」,李克強10日明確表示,要在堅持區間調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調控,瞄準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確定調控「靶點」,在精準、及時、適度上下功夫。同時,做好預調微調,未雨綢繆、遠近結合、防範風險,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國「定向調控」思路,正逐漸清晰。4月16日,就在中國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發佈的同一天,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涉農資金投放,對符合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部署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中國央行亦兩次宣佈定向降准,一系列舉措,已體現「定向發力」、「瞄準問題」的調控思路。
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劉偉1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當下「瞄準靶點」的定向調控思路出台,有兩方面背景,隨著定向調控的鋪開,中國宏觀調控將更具針對性,可實現「標本兼治」。
劉偉認為,其一是經濟增長的背景。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中出現的需求疲軟、國民收入分配、產業動力不足等問題,「表象是總量失衡,但歸根到底都是結構性問題」。過去宏觀管理偏向總量控制,治標不治本,而定向調控可以將短期和長期、均衡和持續、總量和結構相結合,重點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
其二是體制背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劉偉認為,這是實施定向調控最重要的基礎性體制條件。「定向調控一定要在政府和市場關係理清的情況下才能最大發揮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也認為,當前,傳統的宏觀調控機制解決不了中國發展中的一系列結構性問題,因此必須啟動定向調控。
劉元春認為,定向調控的「靶點」首先要基於「上限和下限」原則,即增長和就業不能越出下限、通脹不能突破上限;其二是保證投資不會出現過度下滑;其三是民生,要逐步實現社會福利體系的完善和全面鋪開,建立廣泛低度的大福利,建立公共服務均等化體系,增加居民收入。此外,房地產等領域應也是定向調控的一個「靶點」。
「全局改革應該以結構性改革為核心,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劉元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