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文匯網訊】中國豎版地圖的問世,連日來引起強烈反響與極大關注。它是如何編製而成的?它與「橫版地圖」相比有何不同與優勢?它的出現又有怎樣的意義呢?據新華社消息,湖南地圖出版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繪製全過程及世界知識地圖出版的總編輯雷宜遜與編輯鄧吉芳,講述了「豎版地圖」的幕後故事。
問:您是如何想到編製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
答:因為過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在繪圖時中國大陸的所佔比例要明顯的高於南海諸島很多倍,所以一直想通過一種方式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更全面地展示中國陸海疆域,這樣能給讀者一個更為完整、直觀的中國陸海域概念。不久後,這種想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豎版地圖」中實現了。
問:日後「豎版地圖」有可能取代「橫版地圖」嗎?
答:不一定能完全取代,「豎版地圖」與「橫版地圖」各有千秋,關鍵的是取捨的角度不一樣。「豎版世界地圖」側重的是展示南北半球,「橫版世界地圖」側重的是東西半球。但就我們中國地圖來說,相信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因為它所展現出來的中國的國土更加廣闊,在包含了南海後也顯得更為全面,面積也更大,這也能讓人們不再「小看」南海。
問:「豎版地圖」的整個編製過程都有哪些流程?最有技術難度的環節主要有哪些?後來又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呢?
答:分別包括確定製作「豎版地圖」的選題、編寫策劃方案、收集資料、編輯製作、校對、審查、送國家測繪局審查、審查後修改並由總編同意出版幾大環節。在收集資料部分主要包含了收集基本資料、補充資料及參考資料三部分。根據補充資料我們把地圖的南邊和北邊分別擴展了5個緯度。參考資料主要是用來修改地圖的現勢性。校對審查部分主要遵循「三審三校」的原則。
難度在於:由於地圖投影(地圖投影:把地球表面的任意點,利用一定數學法則,轉換到地圖平面上的理論和方法)不一致,收集到的資料不能直接用於豎版中國地圖的編制,需要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修正,從而確定島嶼輪廓、河流走向、交通要素、國界繪製、居民地位置等需要增加的地圖內容。
如何解決:把收集來的補充資料進行投影變換,這項工作大概花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來完成。
問: 在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中,可以看到地圖上的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出來,除此之外,它與「橫版地圖」相比還有什麼不同嗎?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答:原來「橫版地圖」上南海諸島插圖的南邊只到了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國界線,而「豎版地圖」基本包含了印尼的全部島嶼;同時,包括馬來半島在內的馬來西亞的全部疆域也都呈現出來了,而「橫版地圖」上的馬來西亞只包含了加裡曼丹島上的範圍。此外,我們盡可能的把南海的各島嶼的名稱都進行了標注,目前標注出來的島嶼名稱的數量是之前「橫版地圖」中島嶼標識數量的3倍以上。同時,馬六甲海峽也被完整的呈現出來,這將更有利於南亞地區航海出行線路的設定,出行方位和路線將更加清晰明瞭。
問:豎版的世界知識地圖問世後,您認為它跟「橫版世界地圖」相比,有哪些特色?影響如何?
答:特色:首先,豎版世界知識地圖是南半球版的世界地圖,對於未來航海線路的設定是很有指導意義的。比如去南極科考路線的設定、馬航失蹤後線路的查詢,都更加方便。其次,從前的世界地圖中,南極洲面積是澳大利亞的3.8倍,而事實上南極洲面積僅為澳大利亞面積的1.8倍左右。目前的豎版世界知識地圖中,南極洲面積就是澳大利亞面積的1倍多。第三,投影方式有新的創新,從過去的由經線切割轉為由緯線切割,能讓讀者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認識地球。使南北半球都能看的比較真切,更美觀。克服了傳統世界地圖上南極洲和北冰洋變形極大的缺陷,將世界的地理關係更準確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影響:可以借用國家地理總編單之薔的話來表達:「系列世界地圖是一聲雞鳴,將人們從沉睡中喚醒。它的出現彷彿是地圖界的一場『哥白尼'革命,打破了過去只有一個角度看世界的慣性思維模式。給了我們四個看世界的角度。這不只是地圖的革命,更是認識的革命、思維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