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在香港,有一杯咖啡,讓人避而遠之,一輩子也不希望有機會嘗到。它來自ICAC——廉政公署。香港廉政公署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享譽盛名的反腐機構之一,它的成功既取決於自身獨特的制度設計和運行機制,也取決於香港特定的城市文化和核心價值體系。
據檢察日報報道,1974年到2014年,廉政公署在香港執法40年。廉政公署以請喝咖啡的方式請人協助調查,最初被質疑,但很快確立了強大的公信力,至今威嚴依舊、執法如山。廉署逢貪必抓的反貪行動守護著香港,建設了香港的法治與文明。
在香港,幾乎婦孺皆知的是廉政公署的經典廣告詞:香港勝在有你同ICAC。
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以經濟方面的出色表現位列東亞四小龍。但經濟增長的同時引發了社會問題,由於社會內部缺乏約束和懲治,帶來了政府官員貪污腐敗問題,貪污在公共服務機構中相當嚴重。
香港總警司葛柏貪污案,發案於20世紀70年代初。在香港人的心目中,對這起案件的偵破和結案怎麼評價都不為過,它是一個劃時代的案件,直接催生了廉政公署的誕生。
1974年2月15日,香港獨立執法的專職反貪機構廉政公署(ICAC)成立。40年來,廉政公署通過高度獨立的運作,執法、防貪、教育「三管齊下」,有效地遏制腐敗,成為反腐典範。
近日,記者採訪了香港廉政公署廉政專員白韞六和副廉政專員黃世照。
第一部分
40年 耕耘
三管齊下全面肅貪
記者:《廉政公署條例》規定,ICAC採取全面肅貪的反腐策略,以「調查、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打擊貪污。請問40年來,調查權在具體權能上經歷過哪些發展與演變?教育與預防方式歷經了哪些新發展、新變化?
「調查、預防及教育」三管齊下
白韞六: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由賄賂成風的社會蛻變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廉潔之都。香港能邁向清廉,全賴有完善的法治制度、穩固的法律基礎、專業的反貪團隊和民眾的支持。廉政公署採取「三管齊下」的反貪策略,經過多年實踐,證明是一個有效治理貪污的模式———
一是執法:有效偵查貪污,令貪污成為高風險罪行,提高以身試法的代價,發揮阻嚇作用。
二是預防:從制度方面,將貪污的漏洞或機會減至最低,並且強化系統以及早偵查貪污舞弊的行為。過去40年,我們為各政府部門審查不同的工作範疇,例如採購、合約判授、牌照審批及人事管理等。
三是教育:如果人心不變,還是覺得貪污可以接受,則難以建構廉潔社會文化。除了向大眾傳播廉潔意識,我們亦會為不同行業,例如金融界、飲食界及中小企業度身訂造防貪宣傳教育計劃。
調查權及其演變
白韞六:廉署一向的宗旨是堅持執法公正無私,才能取信於市民。不論涉案人士的背景,我們一直秉持依法辦事原則,調查貪污案件公正獨立,無畏無懼。
廉署主要是根據《廉政公署條例》、《防止賄賂條例》和《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行使法定權力,調查公營機構和私營機構的貪污案件,及有關以下選舉:行政長官、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區議會、鄉議局議員、鄉事委員會及村代表等一切與該等選舉有關的行為。
廉署調查的每宗案件,都要向審查貪污舉報咨詢委員會(審委會)交代。若未得到審委會同意,廉署不得終止任何調查。這個委員會獨立於廉署,由十多位社會人士組成,來自不同專業及界別,代表市民監察廉政公署的調查工作。
廉署已經成立40年,隨著社會演進,其調查權力經歷過檢討和修訂,包括1991年因應《香港人權法案》的通過而進行的檢討,及1994年由獨立的廉政公署權責檢討委員會進行的檢討。法例在修訂後規定廉署在行使大部分調查權時,必須事先獲得法庭批准。
2006年通過有關監管執法部門進行截聽及秘密監察的法例,廉署在執行有關行動時,與其他執法機關一樣,必須遵照法例的要求,並接受監察專員監督。
2008年《防止賄賂條例》修訂後授權廉署調查行政長官涉及貪污行為。
教育與預防的新發展與變化
白韞六:一是加強年輕人教育。廉潔社會得來不易,稍有鬆懈,貪污便可能死灰復燃,新一代絕大多數人沒有親身經歷過貪污,要維護廉潔必須將廉政價值觀薪火相傳,因此廉署十分重視向青少年推廣倡廉教育。
二是配合新媒體發展。除了傳統的電視劇集及廣告宣傳,廉署近年亦積極利用新媒體平台,希望將信息有效地傳遞給市民,例如Facebook、 YouTube和微博等,設有特定的頻道發佈廉署消息,亦製作微電影和推出智能手機應用程式,開發不同的渠道接觸不同群體,向市民推廣反貪信息。
三是防貪工作與時並進。香港社會瞬息萬變,防貪工作也必須隨時代演變,緊貼社會發展。防止貪污處以同步預防的方式,向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提供適時的防貪建議,包括就政府部門或公共機構一些大型基建工程或發展項目,派代表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有關工程或項目的標書評審委員會,提供防貪意見,以確保評標過程公平公正。亦會為私營機構提供防貪建議,舉辦誠信管理工作坊,提升誠信操守,包括樓宇管理、採購及中醫等範疇。
40年來,我們都是倚賴市民支持推動肅貪倡廉工作才可以取得成果。正如我們的宣傳口號:「香港勝在有你同ICAC。」廉署的工作目標就是要繼續贏取社會大眾支持,與廉署同一陣線維護香港的廉潔。
第二部分
40年 信任
保護舉報,取信於民
記者:ICAC成立之初,舉報人願意提供個人資料的「具名(實名)舉報」比例僅為35%。40年來,實名舉報的數據有什麼變化?2013年的數據是多少?在保護舉報人、證人方面,ICAC有哪些切實有效的做法和經驗?
黃世照:20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貪污猖獗,社會普遍接受貪污,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廉署在1974年成立時,市民對廉署採取觀望態度,信心有待提升,因此廉署成立初期,具名貪污投訴只佔投訴總數的三分之一。
經過40年的努力,香港市民對貪污的態度基本上是零容忍,而廉潔更已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觀,因此具名投訴占總投訴的比例已升至七成。2013年,具名投訴的比例是71%,顯示了市民對廉署有信心,調查人員亦能獲取更詳盡及準確的資料,以便有效地跟進及調查。
舉報人身份方面,廉署制定了嚴謹程序及措施,將舉報人的身份及舉報內容保密。所有的舉報資料只會存放在機密檔案內,只有獲授權人士,例如負責調查該宗案件的調查員或其他指定的廉署人員在「有需要知情」下才可翻閱這些資料,所以舉報人無須擔心個人資料或投訴資料外洩。
早在1987年,廉署就已設有單面反光鏡認人室,這是香港第一個使用單向觀察屏幕的執法機構,讓證人從單向觀察辨認疑犯,目的亦是為了保障證人的安全。
根據《證人保護條例》,廉署設立有效機制與程序進行保護證人的工作,執行處亦設立證人保護及槍械組,執行有關證人保護的行動。
第三部分
40年 保護
廉署人員能力超群、廉潔自持
記者:ICAC目前有多少工作人員?40年來加入過這支隊伍的人數總共有多少?在調查與其他兩項職責之間的人員分佈是八二開的依據是什麼?
ICAC選人的具體標準是什麼?法律人士與非法律人士的比例有多少?是怎樣培訓調查員的?又是怎樣保持非法律專業人士專業優勢的?
白韞六:截至今年5月,廉政公署總共有約1300名工作人員,其中執行處有約970人,防止貪防處約50人,社區關係處約180人,而行政總部就有約120人。
自廉政公署成立至今,執法都是廉政公署的重點工作。人手分佈主要是配合工作需要,執行處人手最多,是由於調查罪行的需要。特別是因為貪污是隱蔽罪行,除了前線調查人員外,執行處亦設有其他支援單位,包括情報資料搜集、法證會計和電腦法證等。
至於入職條件,廉政公署有三個部門,分別是執行處、防止貪污處和社區關係處。因為工作性質不同,各部門對人員的要求亦有所不同,當中包括專業職系,例如法證會計師、電腦專才等,不同崗位有不同的入職要求,一般入職要求如下:成熟、獨立、主動性強;具領導潛能,積極進取,能夠在壓力下工作;良好中英文能力;體格良好;操守良好。
個別人員修讀法律課程的數目,我們沒有統計。挑選人才時不局限於法律訓練背景,各行各業和不同學歷背景人士都會考慮。
至於培訓調查員問題,助理廉政主任和廉政主任加入廉署時先接受分別為期13至16個星期的入職培訓,內容涵蓋法律條文、證據規則、電腦鑒證、財務調查、調查技巧、槍械使用、規例及程序和溝通技巧等。
部分廉署人員獲派參加各地著名學府和執法機關舉辦的培訓,有助廉署人員的專業技能保持在世界頂尖的水平。
為持續提升調查人員的領導才能及專業水平,廉署定期舉辦調查主任指揮課程及總調查主任指揮課程,為在職調查人員提供持續培訓。
記者:ICAC如何確保人員高度廉潔?誰能監督廉政公署?目前在確保自身廉潔方面是否也遭遇了一些挑戰?具體的解決方案是什ど?
白韞六:廉署自成立以來已設有內部調查及監察組專責調查涉及廉署職員的違紀行為和貪污指控,以及涉及廉署或其職員的非刑事投訴。
廉署會就每宗廉署職員被指稱涉及貪污及相關刑事罪行的個案向律政司司長徵詢法律意見,並將已完成調查的個案向審查貪污舉報咨詢委員會報告。
另外,獨立運作的廉政公署事宜投訴委員負責聽取和審議涉及廉署或其職員的非刑事投訴的調查報告,並在有需要時向廉政專員建議應採取的紀律處分或行政上的跟進。負責監察廉署的貪污問題咨詢委員會亦會聽取和審視由廉政專員報告廉署對職員所採取的紀律處分。
違規的廉署人員會按個別違規情況,採取不同程度的紀律處分,包括口頭警告、書面警告等,最嚴重的會被革職。
第四部分
40年 變遷
廉署改變了香港
記者:ICAC在香港耕耘40年,是怎樣改變港人的生活方式的?倡導對腐敗零容忍,對香港反腐文化的建設有怎樣的價值?
白韞六:廉署初成立之際,香港貪污猖獗,行賄受賄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個別政府部門貪污情況尤其嚴重,例如警察受賄包娼庇賭、消防員索取茶錢才開水喉救火,即所謂「有水放水」,八成多的貪污舉報涉及政府部門。全靠廉署的三管齊下策略,改變了香港人對貪污的態度,他們不再視貪污為必然和生活的一部分,而是堅拒貪污。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98.8%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12個月內沒有遇到過貪污。調查亦發現,市民普遍厭棄貪污。以0至10分評估受訪者對貪污的容忍度,0分代表完全不能容忍,10分代表完全可以容忍,結果平均分是0.8分。
在政府,過往出現在某些政府部門的集團式貪污已經消滅,公務員隊伍整體保持廉潔,而涉及公務員的案件多屬個人行為,今時今日政府人員明目張膽地行賄受賄情況減少,市民亦明白不需要向政府人員行賄以取得服務。經歷多年的防貪工作,各政府部門大致上設立了良好的工作常規及程序,政府運作透明度高,貪污漏洞減少。
在商界,20世紀8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各行各業發展蓬勃,但同時滋生不少貪污機會,特別在商業活動方面,有人以非法回佣為做生意的「潤滑油」。私營機構貪污投訴上升,廉署成功偵破多宗巨額商業貪污舞弊案,令商界和社會明白,貪污不僅損害公司利益,也損害大眾利益。
1995年,廉署在香港六大主要商會支持下成立香港道德發展中心,提供有關誠信管理的顧問服務,包括商業及專業道德培訓、協助制定公司紀律守則、系統控制及出版實務指南等,同時透過舉辦大型研討會,提升企業高層的良好管治意識。
為了改變市民對貪污的態度,廉署社區關係處人員在成立之初,不辭勞苦親身深入社區,向各階層人士,例如艇戶及司機面對面宣揚廉潔信息,讓他們深入瞭解貪污的禍害。
廉署亦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宣傳反貪信息,亦是首個政府機關以電視劇集作推廣。廉政劇集自1975年已開始播出,至《廉政行動2014》已是第15輯。
這些宣傳教育工作都有助於改變市民對貪污的態度。廉署每年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95%至98%的被訪者支持廉署的工作,並對貪污(包括公務員及商界)的容忍度極低,充分反映今時今日香港市民已經「不想貪」。
香港是全球最廉潔的城市之一。2013年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顯示,香港在177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5名。2005年至今,香港的排名均在第 12名至第15名之間,成為不少國家反貪機構的借鑒對象。香港亦連續20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又讚許香港是公認的廉潔之地,貪污問題極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