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和向红、王晋 、谭旻煦、李艳娟、倪婷報道)4日中午記者抵達震中龍泉村看到,村口村民們正在排隊領取一瓶水和一包方便麵,同時村民也自發組織起來,抬大鍋建大灶,煮上稀飯。由於地震之後,村子路斷房垮,現在村民只能以稀飯和玉米填肚子。而另一邊,由於道路嚴重堵塞,大量救災物資停靠在路邊等待進入。雲南民政廳長段麗元對記者說,目前當務之急是通路。據悉,目前進入震中龍頭山鎮的道路還只允許救護車輛通行,其它包括救災物資的車輛只能在外等候。
為保通 記者數次被勸返
本報記者4日早上7點從魯甸縣城出發直奔震中龍頭山,路上擠滿了各種救緩車輛,加上路窄塌方只能斷斷續前行,並在叉口數次被勸返。出示記者身份後才得以往前,但到離縣城五六公里的小寨村,大量車輛棲集,記者也只好步行。
前行道路上一路都有塌方,至龍頭山沙壩清真寺,可見到遇難者遺體置放候運。從沙壩至龍頭山鎮的路,每隔百米就有落石、大量的泥石堆,只放行救護車進出。
滑坡更阻救援通行道路
令救援更困阻的是,滑坡阻礙了進出龍頭山鎮的路,進出僅有一座側身的水泥橋,臨時的架橋還需時日。在窄窄的便橋上,彩條布、帳篷、食品靠人們肩扛進去,出來的是四人抬著的簡易擔架,花被吊針的是活著的人,紅被相裹蒙面的是去了的人。由於塌方,殯儀的車堵在外面,即使想去火化,遇難者的遺體只能先放在安置點的一側,偶爾有一支燃著的香燭伴隨西去之路。
揮汗如雨的雲南民政廳長段麗元說,當務之急是通路,運進帳篷,把遇難者運出。當他向本報記者說這話時,從魯甸到震中的路上,有上千車輛和人員只能在路邊焦急等待趕赴震中的時機。
災區急缺水和食物
震中龍泉村是典型的農業村,因地處山區,主要經濟作物以花椒和核桃為主。村裡村民很少種菜,蔬菜多以外運。地震後現在只能以稀飯填肚子。
據現場救援人員及官方消息,震後地下水和自來水水質變渾、房屋大面積倒塌食物被埋、受傷人數逾千人等原因,造成當地飲用水、食物、藥品和血液缺乏。同時,震中龍頭山鎮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0人左右,災區帳篷也極為缺乏。
未來三天降雨不利救災
據中央氣象台消息,預計未來三天,魯甸、巧家、會澤震區將多陰雨天氣;魯甸震區將有明顯降雨天氣,並伴有雷電。降雨天氣將對救災救助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數據顯示,魯甸4日至6日的天氣分別為雷陣雨、中雨、小雨天氣,這三天氣溫最高為27度,最低氣溫為16度,晝夜溫差較大,也給救災和災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