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雲南記者組 魯甸報道)李家山小學坐落在大山深處,地震過後,教學樓保存完好,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與附近村落儘是倒塌的廢墟相比,這裡顯得格外醒目。學校操場上,帳篷被架起,這裡將成為失去家園後災民臨時的家。而在距離震中不遠處的巧家縣包谷垴鄉中心學校,救援官兵進進出出一片忙碌,由於受災情況較輕,設施相對齊全,成為救援部隊的後勤點。
在震區,記者所到之處,學校主教學樓均為鋼筋水泥框架結構,校舍輕微受損,各項設施保存較好。在此次抗震救災中,學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操場可以安置災民、擺放救災物資、成為救援隊伍的指揮所,廚房可以迅速啟用為災民和救災人員提供熱乎乎的飯菜,廁所更是解決了很大的衛生難題。
每一次地震,最揪心的就是學校。但魯甸地震,學校不再成為媒體關注和報道的重點,雖然時值假期,震區未發生師生在學校傷亡的情況報告,但屹立不倒並成為安置所、指揮所的學校卻完全可以成為震區的最大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