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北京新建報亭或採用自動售報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8-13]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京華時報報道,興起於2000年的報刊亭,一度被視作城市的文化符號、街頭的特殊風景。當年,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公安部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在全國城鎮建設報刊零售亭的通知》,要求在各大中小城市建立書報亭,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完善城市文化功能,拓寬再就業渠道。

此後,報刊亭如雨後春筍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多數報刊、便民亭的經營業主都是下崗職工等困難人群。

探訪

報亭攤主的方寸生活

「從早熬到晚掙點辛苦錢」

50多歲的田軍(化名)憂鬱地坐在報刊亭裡,一把塑料扇子在他手裡慢慢地上下搖動。

他在擔憂著自己這個小小報刊亭的命運。

田軍的報刊亭位於朝陽區柳芳北裡附近一條小街角,位置雖偏,但每個月能給他帶來近3000元的收入。

14年前,下崗的田軍與北京市郵政公司下屬的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簽下報刊亭租約。這是他的新工作,也是他人生的新機會。

每天早6點,田軍會準時開門售報,晚上近10點才關門回家。一整天,田軍就守在報刊亭裡,每天的午飯要麼從家帶,要麼隨便買點。為了避免上廁所影響生意,田軍很少喝水,「從早熬到晚,掙的都是辛苦錢」。辛苦是有回報的,田軍的報刊亭經營得漸有起色。

在日復一日的辛勞中,田軍也發現了樂趣。這麼多年,他與周邊居民熟絡起來,「附近的居民每天過來買報紙,我們就像街坊一樣嘮嗑,什麼都聊,感覺跟家人似的。」碰見那些問路的行人,田軍也總是熱心地指路,「對方發自內心的一聲謝謝,會讓我無比快樂」。

在這小小的方寸之地迎來送往,聊些家常,這就是田軍14年的生活。他原以為這種生活可以永遠不變,但他突然發現,這一切或許在一夕之間就會消失。

採訪時,一位前來買報的市民告訴記者,他幾乎每天都會來田軍的攤上買份報紙,「要真拆了,我們上哪兒去買報紙啊」?

爭議

超範圍經營確實存在

「要是只賣報生活難維持」

位於東三環輔路邊一個報刊亭,成為7月31日晚被拆報亭中的一個,這裡距田軍的報亭僅兩公里。當晚,共有72家報亭被拆除。

田軍有種唇亡齒寒的危機感,他讀了報紙上關於報刊亭拆遷的報道,「我發現主要是說報刊亭超範圍經營,賣了報紙雜誌以外的東西;還說影響市容市貌。2008年辦奧運時也沒說報刊亭影響市容市貌啊,為什麼現在就影響了呢?」

在超範圍經營方面,田軍也有自己的看法:「報刊亭最早只賣書報雜誌,盈利其實很少,報刊亭的業務也就慢慢擴展,開始賣水、充值卡、彩票。要是只賣報,生活就會很難維持。」

另一家報亭攤主邱女士告訴記者,近年網絡發展迅猛,買報紙雜誌的人越來越少,「2008年以前,我每天能賣100多份晚報,雜誌一天能賣十幾本;現在晚報一天才賣20多份,雜誌能賣三四本就不錯了。1000多元的月租金都難保證。」

據統計,全市現有各類報刊亭2300餘座,它們滿足了市民的閱讀需要,解決了不少就業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也承載了城市的生活品質與精神追求。正如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有關負責人所說,不能否認這些報刊亭的歷史作用。

探討

未來出路究竟在哪

對北京來說,無錫的經驗教訓或許可供借鑒。2009年2月,無錫市政府關閉、拆除該市市區內1241個報刊便民亭。4年之後,無錫擬重建報亭。

目前,無錫市報刊亭的重建工作正在計劃當中,按照當地媒體的報道,不久之後,「功能多樣、樣式新穎、設計時尚的報刊亭,將重新出現在無錫的城市街頭」。

北京市政市容委、朝陽區市政市容委方面表示,下一步會梳理報刊亭經營者,對困難群體進行審核及救助,有15座移改報刊亭已被重新安置。目前正進行新式報亭的設計,新報亭將進入社區,並考慮引入自動售報系統。

田軍已聽說新報亭可能引入自動售報系統的消息,他對未來依然憂心忡忡,「都用機器賣報了,還會要我們嗎」?

      責任編輯:王爽
陳智思:北京對香港政改已有框架      [2014-08-12]
京津冀一體化:北京大外環2016年通車      [2014-08-11]
任志強:100個上海也代表不了北京      [2014-08-11]
北京警方刑拘109名「醫托」      [2014-08-10]
謠傳「北京傳出槍聲」公安刑拘4人      [2014-08-09]
北京市委通報周永康案      [2014-08-08]
周永康落馬 北京市委表態擁護中央決定      [2014-08-07]
12起村幹部巨腐案涉案金額22億      [2014-08-06]
民政部:募捐遭抵制系謠言      [2014-08-06]
北京慰問雲南災區 捐款1000萬      [20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