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持續熱播,特別是在四川可以說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在瀘州,跳壩壩舞的大媽們罕見地「停跳」;在廣安,面鋪老闆8點「暫停營業」,都是因為要觀看該劇。除了歷史大事件之外,四川影迷還對劇中鄧小平的一口鄉音有著特殊的感情。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瀘州合江縣福寶古鎮入口處的橋頭上有一片小空地,每晚8點準時,一群大媽就會跳起壩壩舞。但從8月8日《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開播起,這群在古鎮門口跳壩壩舞的大媽們就不見了蹤影。據組織者王阿姨稱,這段時間看不到她們是因為大家都在家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所以暫時不來跳了。廣安前鋒區的葉航在觀塘鎮開了一家小麵館,生意還不錯。這周開始每當晚上8點,都有客人來店裡看《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此時他也會放下手裡的活,和家人一起感受劇中鄧小平濃濃的鄉音。
該劇製片人高成生、導演吳子牛以及副線故事中的女演員高瓏珂,都是四川人。高成生表示,主演馬少驊是貴州人,雖然貴州話和四川話非常相近,但在有些單字的發音上還是有細微差別。為將鄧小平演繹得更真實,馬少驊經常向劇組裡兩位地道四川人—高成生和吳子牛「討教」四川話。高成生還表示,為力求細節真實,有一次為了一句台詞,他們不惜專門邀請四川演員來救場,「有一場戲,需要一位四川老太太和鄧小平對話,為了呈現最原汁原味的狀態,我們專門邀請了在外地工作的四川人藝老演員,在《金婚》中出演過的王彩平救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