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談美非峰會:遲來的愛不靠譜》,全文如下:
非洲人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同誰合作,同誰交友,非洲人民將根據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做出理性選擇。
華盛頓本月初舉辦首屆美非峰會,像是表達對非洲「遲來的愛」。不過,這種愛看上去並不那麼靠譜。否則,又何必藉機對中國同非洲之間的合作妄加評論,「抹黑別人來抬高自己」?
美國一些有頭有臉的人士故意放大中國對非洲自然資源的需求,無端指責中國對非投資的性質,製造出中國不顧非洲長遠發展的印象。但是,在事實面前,這些挑撥性的語言全然站不住腳。
根據去年英國石油公司的年度報告顯示,目前非洲近六成的石油出口到美歐國家,西方礦業公司掌控非洲大部分優質資源。2009年起,美國成為非洲礦業第一大投資國,2011年美對非礦業投資總額達42.41億美元,佔其當年對非投資流量的82.7%。以非洲重要產油國尼日利亞為例,囿於勘探開發技術、人才和資金等限制,尼日利亞石油資源被西方跨國公司牢牢把持,雪佛龍—德士古、埃克森—美孚等美歐公司控制尼日利亞90%以上的石油資源,通過合資、分成等方式「明取」尼日利亞40%以上的石油產出利潤,通過瞞報開採量、把持定價權等手段「暗奪」尼石油財富。
這個過程中,非洲得到了什麼呢?統計顯示,西方全球領先的9家礦企在非洲擁有120處煤礦、216處金屬礦,但所建提煉廠僅29所,冶煉廠僅11所。正如尼日利亞人抱怨的那樣,尼日利亞同西方合作除了得到大量污染外,基礎設施和工業能力依然薄弱,坐擁豐富石油資源卻仍依賴燃油進口。
在開發利用非洲資源方面,中國是個後來者,而且中國對非能源合作規模尚小。目前中國從非洲進口石油僅佔非洲出口總量的18%,中國礦業企業在非洲國家拿到的資源區塊基本上是西方企業看不上的邊邊角角。
中國在與非洲國家開展資源合作時,始終秉持公平交易、互利互惠的合作原則,受到非洲國家的普遍歡迎。資源能源是非洲國家發展經濟重要的比較優勢,中國通過公平的價格購買非洲原材料,提高了非洲能源資源的價值,幫助非洲獲取了發展資金,提高了非洲自主發展能力和在國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幫助非洲國家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資源潛力轉化為發展實力。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注重幫助非洲提升能源資源深加工能力。中國幫助蘇丹、乍得建立起整套石油工業體系,使這兩個國家從燃油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不僅對這兩國而言堪稱歷史性創舉,而且在整個非洲大陸的歷史上也是罕見的。中國石油企業不但幫助蘇丹建設煉油廠和化工廠,還建成了3600公里原油運輸管道。中石油乍得上下游一體化項目年開採、提煉原油已達100萬噸,幫助乍得實現汽油、柴油自給並供出口,創造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向乍得政府上繳稅費累計2.96億美元。西方國家從殖民時期起就掠奪性開採非洲資源,卻鮮有這樣有利於非洲長期繁榮的做法。如果要說投資性質的話,中國的對非投資的確與西方國家有著本質區別。
西方一些人的思維可能還停留在殖民時期,將非洲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殖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的非洲是非洲人民的非洲,非洲人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同誰合作,同誰交友,非洲人民將根據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做出理性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