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鄧小平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之路,也開啟了「一國兩制」之路。正是他主導下的這場巨大變革,催生了過去數十年既依靠內地發家致富,自身又成為了內地經濟騰飛重要支持的一代「港商」。
據新浪網報道,2014年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改革開放36周年,也是「一國兩制」下香港回歸了17周年。這些年來,在鄧小平「改革開放」、「一國兩制」的政策之下,內地與香港經歷幾許歡樂、幾許風波,與香港近在咫尺的深圳羅湖,見證著其間的陰晴圓缺。
短短30米長的羅湖橋,橋下一灣淺淺河水,曾有多少南下之士曾歷盡艱辛越過它們投奔香港,又有多少北上人士跨過這條橋,找到了一生中僅此一次的黃金(1279.60, 4.20,0.33%)機遇。
「每次臨近羅湖口岸,感覺就像回家。」香港上市公司主席L對筆者(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說。就像當前熱播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播出的「逃港」情節一樣,L在1961年小學畢業後,迫於饑荒,與朋友偷爬上開往深圳的火車準備偷渡香港。
由於年齡小的關係,L不但沒有買票上火車,在火車上走來走去都無人理。到羅湖後,他伺機跳下深圳河游水來香港,投靠親人。自此,「童工」的L開始到工廠打工,從低做起,通過10多年的打拼,L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間工廠。
海上漂滿逃港者屍體
許多人並不像L這樣「幸運」,當年偷渡來港的內地民眾,不但需歷盡艱辛,更有不少人喪命。香港一名當年曾採訪偷渡潮的資深記者回憶,1962年在羅湖梧桐山上,很多人因缺水、缺糧及疾病死亡,「母親死了,初生的嬰兒還在懷裡放聲大哭的情況並不罕見。」
內地自1954年關上了中港之間自由來往的大門。從那時起到1979年,受饑荒及政治運動所迫,逾60萬內地民眾偷渡香港。其間較大規模的偷渡潮有兩次,第一次發生在1962年,第二次發生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不久的1977年。
當時主要有3條路線偷渡香港﹕中線是在深圳梧桐山、沙頭角一帶,因須翻越鐵絲網邊境線,又稱作「撲網」。東線是在深圳和惠陽之間,搭船到香港,但因巡邏很嚴,不少人失手被捕,被捕一次即稱「一板」。西線則是從深圳南頭落海游水,幾千米的海域,危險性更高,海上時常飄著偷渡者的屍體。
「過了馬料水就安全。」位於深港邊界的梧桐山,是當年偷渡人潮的集中地。1962年曾採訪偷渡潮的老記者說,當年在梧桐山上,偷渡的民眾漫山遍野,幾千人一齊湧來香港。他們去採訪一般都會帶上麵包、藥油、衣服、手巾及汽水,分發給面有菜色、缺衣少食的同胞。
但偷渡者見到背著相機的記者會害怕、抵抗,以為是特務。偷渡者被捕後,當局用車將他們押回華界,「當時公路上萬人夾道,不少市民同情偷渡者,追著滿載難民的警車,認物資給他們。」一些警車司機是華人,「就會故意慢駛,讓他們投擲,甚至在安全的地方,讓偷渡者跳車逃去香港。」
當前,深圳梧桐山上哨所已蕩然無存,偷渡的痕跡亦難尋,取而代之的是風景旅遊區的招牌。香港一份調查顯示,現有超過15萬港人在內地長期居住,其中在深圳居住就有至少6萬港人。
鄧小平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之路後,原本以為再無機會返鄉的L,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勇敢地跨過羅湖橋,前往東莞開設玩具廠,30多年來在羅湖橋上來來回回,令L羅湖口岸產生了特殊感情。
一過深圳心就會震
在30多年前,香港市民中流傳一句話:「深圳,深圳,一過深圳心就震。」當時深圳羅湖區雖與香港一條淺河之隔,但由於過關手續繁瑣,港人當時出入境一次,光輪候就要2、3小時。身為首批返回內地投資的L,則憑派發給外商的特別通行證,享有優先過關禮遇。可以說,最早一批北上的港人都是商人。直到今天,他們依然是在內地群眾中很受歡迎的港人。
坐在掛著中港兩地車牌的豪華座駕上,L告訴筆者(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梁海明),當年從羅湖過關到深圳後人車爭路,而且道路坑窪不平,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L坐的汽車經常陷入泥坑中,寸步難行,「只能請農民幫忙推車,每人給5元報酬。」由於道路難行,現在從深圳到東莞莞城的工廠,L往往需要走5個多小時。
但在現在,隨內地改革開放後,經濟、基建迅速發展,不少城市的建設已經追上了香港,從深圳經高速公路前往東莞,今天僅需約1個小時。
L的事業騰飛是在1997年。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從英國政府手中收回香港主權。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與內地合作領域邁向多元化。就在回歸後兩個月,L的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L告訴筆者(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梁海明),回歸後即上市,是因為對前景樂觀,回歸後生意會好做。
雖然香港回歸後,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歐美債務危機、環球金融海嘯不但接踵而來,一度令香港經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在中央政府推出CEPA《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惠港政策的力撐下,包括L的企業在內的港資企業,不但避過劫難,更發展壯大。
如今L已經逐漸退居二線,將公司交給兄弟及兒子打理。L近年來,將主要精力都放在內地與香港的社會公益活動上,他更以身作則,以自己當年「童工」的經歷教導兩地青年,勉勵他們把心思放在學業上,事業上。
L這一代港商,是特定時期造就的社會精英。他從童工到富豪的變化,受益於香港當時特殊的機遇,受益於鄧小平所開啟的中國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方針。另一方面,在內地經濟建設急需外資的時代,港商投資也一直承擔著最重要的角色。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直到今天香港依然是對內地直接投資的第一大地區,遠遠超過日本、美國等其後九大直接投資地區的總和。數十年來中港經貿往來的歷史,寫滿了兩地間相互支援,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溫暖故事。(作者:財經專欄作家 梁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