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山西官場潛規則:晉南拼人 呂梁鬥錢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9-05]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剛過去的8月,山西高官落馬的消息讓外界看得眼花繚亂。山西省委13名常委中5人被調查,其中曾在呂梁任職的就佔了3位:連續兩任市委書記聶春玉、杜善學,以及曾任市委副書記的白雲。

據瀟湘晨報報道,與之步調一致的是,當年山西那些成功的商界明星,也陸續被查。僅呂梁一地,就有包括富商邢利斌在內的5位重量級商界大佬被帶走。官商勾結、買官賣官弊端顯現出來。在外界看來,山西的政商關係網在一場強有力的肅貪風暴下,似乎正在崩塌。

風暴眼的中心呂梁,官場雖然有些緊張,但實際較為平靜。當地一位紀委官員形容,現在買官賣官的錢,肯定是沒人敢收了,「但誰又能保證,風暴刮過去之後不會死灰復燃?」

一個女商人如何當上副縣長

文水縣是劉胡蘭的家鄉,隸屬於呂梁。當地一位叫王輝的女商人,在1990年學校畢業後,進入該縣民政局工作,2年後,她隨同丈夫去北京經商,後成立一家集團公司。

經商15年後,王輝在2007年底進入文水官場,2010年4月,她升任縣政協副主席,2011年6月,改任副縣長。

步入官場時,王輝從未在民政局上過一天班,常年吃空餉。而生意成功的她回來後,如有神助。

玄機就是找到了政治靠山—時任呂梁市委書記的聶春玉。

現年59歲的聶春玉,從山西侯馬市委宣傳部幹事起步,在呂梁主政8年,歷任市長、市委書記,在王輝改任副縣長時,聶春玉已經陞遷為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長。

據文水當地官員介紹,王輝在北京做生意期間,擴展了自己的人際圈,經人介紹,認識了時任呂梁市委書記的聶春玉,由此回到了家鄉。

回到文水的王輝,身份只是一個常年吃空餉的普通公務員,要做官,第一個難題是要解決行政級別問題。

當時的民政局局長陳越明曾被要求在材料上證明王輝是科級幹部,陳拒絕了。隨後,王輝通過縣領導,把人事關係從民政局轉到了開柵鎮,在這裡,王輝順利成為了副科、正科級幹部。

解決了級別問題後,王輝又想做縣領導了。她第一個職位是文水縣政協副主席。據《經濟觀察報》2012年的報道,當天在選舉現場的一位政協委員稱,「選王輝當政協副主席是縣裡的一個政治任務,市領導對縣委書記說,如果她選不上,你這個書記就別當了。選不上,政協主席也當不長。」

這個市領導,正是時任市委書記的聶春玉。

據報道,時任文水縣政協主席王志剛被呂梁市委組織部的一個副部長找去談話,要求「保持好的局面,一定要保證選舉成功」。隨後,文水縣政協專門給政協委員中的黨員開會,要求與市委保持一致。

2010年4月8日,選舉開始了。據報道,當天,文水「縣委、縣政府、縣委組織部、縣紀檢委,全部在那裡,把場子裡的人看得緊緊的,必須選王輝。」

最終,全縣197名政協委員投票選舉後,作為唯一的候選人,王輝以120多票當選。

2011年6月王輝當選副縣長時,聶春玉雖離任呂梁市委書記,但他已經在山西官場陞遷,成為了山西省委常委,權力更大了。

為了讓王輝選上,文水縣要求各鄉鎮的人大主席保證選票,「哪個區丟了票,出了問題」,就要免職。

就這樣,一個吃空餉的普通公務員,短短4年內就成了副縣長,官場之路一片光明。

落馬官員背後,往往牽連著富商

呂梁官場的這起醜聞,在王輝任副縣長近一年後,被當時的《經濟觀察報》曝光,輿論嘩然。

報道雖然沒有指明醜聞背後的主角聶春玉,但是,山西的組織部門並不是不知情。2012年,山西省紀委、省委組織部都派出了專門的工作組進行督查,只是,關鍵的事實部分,調查結論與報道完全相反。

在當年依據調查結論所做的一篇報道中,王輝擔任副縣長的過程,被描述為一場正常的民主選舉。

報道稱,2011年5月,呂梁市集中對所屬13個縣級黨政班子進行全額定向民主推薦,根據民主推薦的情況和班子結構要求,呂梁市委在6月3日研究全市換屆人選會議上,決定提名王輝由文水縣政協副主席轉任縣政府副縣長。

調查稱,選舉「沒有單獨針對王輝個人去做工作」,「在選舉過程中,未發現有違規行為」,「時任縣委書記否認有上級領導對他講過『選不上王輝就免去其縣委書記』,他本人在有關會議上也沒有跟人講過『哪個鄉鎮丟了票,出了問題就免去鄉鎮書記』的話」。

在當年的輿論風波中,《新華縱橫》採訪了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汪說,「這個商人原來一直在經商,經15年商,一夜之間就變成政府副縣長了,這不開玩笑嗎?」

輿論風波沒有影響到聶春玉的仕途,他依然是山西省委常委,出事後,他在省委統戰部長的位子上繼續待了十個月,轉而做山西省委秘書長。

事情最後的了結,只是犧牲了幾個不起決定作用的官員。文水縣幾個官員被處理,王輝的副縣長一職被免。

山西另一個倒下去的高官金道銘,在十八大召開之前,顯然也未能察覺官場規則將會有所變化,他仍繼續貪財攬權,再大的問題,給了錢,也敢於出面擺平。

曾任山西省紀委書記的金道銘,位高權重,他涉事雖多,但導致他直接潰敗的卻是很偶然的因素—「小偷反腐」牽出連鎖反應。

2011年11月,山西焦煤集團原董事長白培中家中失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事經反腐記者高勤榮在網絡上率先披露後,白培中最終找到金道銘,試圖內部擺平。

金道銘插手白培中一案後,山西紀委調查認定白培中僅84萬財物涉及違紀。十八大後,中央巡視組到山西,山西老幹部開始舉報,最終導致金道銘被調查。

正是在新的規則之下,半年多的時間之內,3名曾任職呂梁的山西省委常委,再加上原市長丁雪峰、原副市長張中生、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明珠,呂梁官場一共有六人被調查。

據媒體報道,這些落馬的官員背後,往往都牽連著那些被調查的富商。如在副市長位子上干了8年的丁雪峰,通過關係當上了呂梁市市長,卻因涉嫌買官而落馬。

聶春玉升任山西省委常委十個月後,時任呂梁市委書記的杜善學也進入山西省委常委班子,一屆省委班子同時入選兩位呂梁市委(前)書記,空前的競爭力背後,與呂梁強大的經濟實力密切相關。

「會不會死灰復燃誰也不能保證」

9月3日,《山西日報》頭版刊出新任省委書記王儒林的講話,「要大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特別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在根除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的土壤和條件上狠下功夫。」

但是,從歷史上看,要真正治理起來困難重重。「山西省官煤勾結積弊已久,幾成官場風俗」,曾是山西煤礦行業興旺時的「常識」。

剛卸任的省委原書記袁純清,離開山西官場時,最後發聲仍是談「反腐」。其實,早在2010年7月,袁純清任山西省委書記才兩個月,就曾在會上直指山西官場時弊,稱「山西實現發展轉型,關鍵是幹部要轉型」。

袁純清任職期間,也曾有過官場整風,處理過國家公職人員217人。2010年,山西在煤炭領域反腐敗,曾有1135名官員受處分。

整頓山西官場,袁純清曾出台過一些具體措施,如公佈組織部長、紀委書記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以嚴肅換屆紀律,同時,針對「拉票賄選、買官賣官、跑官要官、違規用人、干擾換屆」等五種現象,強調過處理紀律。

但這些舉措,最終在此輪肅貪風暴中,竟顯得有一絲悲情。記者在呂梁採訪期間,當地紀委一位幹部告訴記者,要治理官場積弊,恐怕還很困難。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以自己所在的副科職位為例,介紹了在呂梁可能出現的買官情形:因為經常開會,他認識縣委書記,所以不需要找中間人,想買官了,要主動向縣委書記提,比如「我想進步進步啦」,如果縣委書記認可,就會說「我考慮一下」。按照以前的行情,隨後就需要送大約30萬現金了。

買官的行情並不是死的,他介紹,山西官場上流行一句話,「在晉南做官要和人鬥,在呂梁就要和錢斗」,和錢斗的意思,就是只有多花錢,才能買到官,有著強烈的拍賣意味。

他介紹,現在的狀況下,買官賣官的錢是沒人敢收了,但過幾年情況會如何,會不會死灰復燃,誰也不能保證。要改變這種狀況,可能還是要「建立一個長效機制」。而在記者問到這個「長效機制」具體指什麼時,這位基層紀委官員又一時語塞,無從談起了。

對於這位官員談到的治理困難,一個側面事實印證是,記者在聯繫幾名「裸選(呂梁官場名詞,指不花錢參與選拔)」而一直鬱鬱不得志的官員時,沒有一個官員願意站出來談一談買官賣官的情形,他們的意見也很統一,「怕給自己惹麻煩」。

記者在呂梁文水縣試圖採訪2012年因王輝違規陞官一案被處理的官員,沒想到在聶春玉落馬後,這些人仍然不敢見記者。

其中一位官員在電話裡歎口氣說,「我現在老了,沒有了一分錢收入來源,我也不敢見你,說不定會搞得老命都沒有了。」

這些官員擔心的,正是聶春玉縱橫山西官場,「留下來的那張網」。

「潛規則」

在此前的呂梁官場,買官賣官幾乎是公開的秘密,但具體運作的程序,外人無從知曉。

呂梁柳林縣一位官員介紹,買官賣官交易隱秘,一般都是買賣雙方、或者加一個中間人直接交易,官場上的人雖然心知肚明,但很難掌握確鑿證據。

但在形式上,官員的任免,當然也有一套嚴格的組織程序,至少一切都要看上去「合理合規」。

      責任編輯:ShelleyPang
七常委出席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週年大會      [2014-09-05]
媒體解讀省委書記是否需要迎送中央領導      [2014-09-05]
深圳海關副處長駕公車探親被免職      [2014-09-05]
浙江村官被指通過「經紀人」索賄      [2014-09-05]
中紀委回應周永康案:正依紀依法調查      [2014-09-05]
四川發生交通事故 6人死亡      [2014-09-05]
80名送禮幹部被免打破官場潛規則      [2014-09-05]
山西省委組織部:堅決遏制「帶病提拔」      [2014-09-05]
中國首款可安全傘降旋翼無人機首飛成功      [2014-09-05]
粵雷州被曝140多名教師「吃空餉」      [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