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裕仁對靖國神社供奉戰犯不滿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09-09]    我要評論
     

圖為1975年11月21日昭和天皇最後一次參拜靖國神社。

【文匯網訊】由日本宮內廳所編纂,記錄昭和天皇裕仁生平的《昭和天皇實錄》,在今天(9月9日)公佈。由於在昭和天皇時代,日本捲入了二次大戰,昭和天皇裕仁對日本在二戰中的態度備受關注。

據鳳凰衛視報道,《昭和天皇實錄》是有關昭和天皇裕仁的唯一官方資料集,共分61冊,記載了包括太平洋戰爭從爆發到結束的詳細經過。

日本共同社報道說,資料顯示,昭和天皇雖然對當時日本軍部的專橫,心懷不滿,不過還是不能以天皇之尊,阻止事態惡化,乃至讓戰爭爆發,導致他戰後也被追究戰爭責任,這讓昭和天皇「備感苦惱」。

實錄中還透露,日本天皇極為反對軍部擅自主張偷襲珍珠港,認為這是自暴自棄,非常危險。而在昭和天皇晚年,也還認為二戰是他一輩子「最令人討厭的回憶」。

實錄以已故前宮內廳長官富田朝彥的筆錄為史料,指出昭和天皇對靖國神社供奉甲級戰犯感到不滿,1975年11月21日最後一次參拜靖國神社後就不願再參拜。

美國在戰後出於對日本未來命運的考慮,對裕仁免於戰爭責任的起訴,因此他在二戰中的作用從未定性,在位62年的裕仁1989年去世。

有研究日本現代史的學者認為,《昭和天皇實錄》當中所公佈的新資料,仍然沒有足以推翻當前對日本在戰爭責任中的新敘述。

另外有關昭和天皇與駐日盟軍總司令部麥克阿瑟將軍會晤的全部記錄、向身邊人士談及戰爭爆發原委等資料也未被列入,沒能填補昭和史的空白。

人物資料: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本名裕仁,日本帝國第124代天皇,1926-1989年在位。

裕仁在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其在位期間經歷第二次中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依照新憲法失去政治上的實權,以作為日本國家與國民象徵而存在。除了神話中的天皇之外,是日本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也是現時全球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家元首(最長為泰王普密蓬·阿杜德)。

對於昭和天皇,爭議很多:有人認為他是日本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罪魁禍首,也有人認為他只是日本軍傀儡,並無實權。但是無可否認,他對軍部日益壯大視而不見,而且他有天皇權力可制裁不聽指示軍人,但他並沒有去制裁,而是樂觀其成。

      責任編輯:高峰
湘16人狀告安倍因其參拜靖國神社      [2014-08-29]
多國譴責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      [2014-08-16]
外交部:堅決反對日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2014-08-15]
第3名安倍閣員「拜鬼」 系女大臣      [2014-08-15]
二戰後日本首相「拜鬼」68次      [2014-08-15]
日本跨黨派議員團83人「拜鬼」      [2014-08-15]
日內閣成員「拜鬼」 安倍捐祭祀費      [2014-08-15]
安倍今日不「拜鬼」      [2014-08-15]
靖國神社是個什麼「社」      [2014-08-15]
日自衛隊集體「拜鬼」被質疑違憲      [2014-08-14]
  即時新聞今日排行
廣深港高鐵內地段距香港最近的深圳福田站,2015年底正式啟用。從深圳和廣州坐高鐵,分別僅需15分鐘和30分鐘便可到達香港,形成「廣深港半小時經濟圈」。對此,你認為:
香港將融入內地的高速鐵路網,有利於經濟發展。
香港如未能處理好一地兩檢問題,高鐵作用不大。
        [查看結果]


文匯報檢索 | 文匯報必讀 | 文匯報欄目 | 文匯報獲獎 | 文匯報訂閱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