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光大集團高級研究員、曾任職香港中聯辦的周八駿今日(18日)發表觀察文章,文章分析「香港為何冷待蘇格蘭獨立?」,文章稱,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關於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問題吸引了香港社會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香港畢竟已回歸中國,儘管一些香港的中國籍居民依舊懷念英國殖民管治香港的歲月,至今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是,他們起碼明白已不再是生活在「九七」前的香港。
以下是全文:
2014年9月18日,是一個決定蘇格蘭和英國命運的日子,這一天,蘇格蘭人將以公投來決定蘇格蘭是獨立還是留在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歷任首相,當然首先是現任首相,都在公投前趕往蘇格蘭高地,向當地民眾痛陳獨立對於蘇格蘭和英國之危害。卡梅倫首相在公投日前兩天公開許諾, 只要留在英國,他的內閣將進一步向蘇格蘭下放權力,包括向蘇格蘭議會下放立法權,向蘇格蘭地方政府下放財政權,讓蘇格蘭享有更高的自治。
英國《經濟學家》2014年9月13日至19日一期的封面專題是《聯合王國分裂?》(UK RIP?),該週刊編輯部傾向於反對蘇格蘭獨立,但是,《經濟學家》分析蘇格蘭一旦獨立對於英國的意義,卻不限於對英國和蘇格蘭的經濟影響,而是強調對於英國人身份認同和英國地位的後果。
文章寫得生動而感性,以英國學童從小掌握地址書寫為開端。按照英國習慣,地址是由小到大來鋪排的,最初是街道,然後是城鎮,接著是英格蘭或者威爾斯或者蘇格蘭或者北愛爾蘭,最後,是聯合王國。英國人從小就懂得聯合王國是他們的國家,從小就知曉工業革命、維多利亞王朝、福利國家等等屬於英國的歷史和建樹。一旦蘇格蘭從英國獨立了出去,不僅聯合王國解體,而且,英國人的身份認同破壞;相應地,英國在世界上的實力和地位將明顯削弱。
讀《經濟學家》文章,我聯想一個問題: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的蘇格蘭公投為何在香港竟然受冷待?
不再是「九七」前的香港人
香港媒體對蘇格蘭公投的報道也有,個別媒體也發表社評,但總地看,並不是香港輿論的一個熱點。
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關於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問題吸引了香港社會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香港畢竟已回歸中國,儘管一些香港的中國籍居民依舊懷念英國殖民管治香港的歲月,至今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香港的中國人」,或者「中國的香港人」,但是,他們起碼明白已不再是生活在「九七」前的香港。
假如9月18日的蘇格蘭公投提前二三十年,在1997年7月1日前發生,那麼,香港社會的反響噹會是另一幅情景。
香港畢竟回歸了。香港居民對於自己身份的認同儘管還存在著明顯分歧,但是,從他們對於蘇格蘭公投的反應可以窺見,香港居民沒有也不可能對回歸無動於衷。
自相矛盾
促使香港社會冷待蘇格蘭公投的,還有一個不可低估的因素,即:英國政府對於香港政制發展的策略。
英國政府對於蘇格蘭相當一部分公民追求獨立的意願百般阻撓,但是,在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上,長期以來則是鼓動和支持香港本地「拒中抗共」勢力(亦稱香港的反對派),企圖變香港為獨立政治實體。這種看似自相矛盾的行為,統一於英國的國家利益。
為了維護聯合王國的完整,英國歷屆政府不管對蘇格蘭獨立運動作過何種姿態(今天,不少評論指責卡梅倫政府同意蘇格蘭進行公投是咎由自取),終歸都是反對或阻撓之。
同樣,為了維護英國在香港的利益和影響,自上世紀80年代倫敦不得已同意中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開始,歷屆英國政府一貫支持香港本地「拒中抗共」勢力通過爭取所謂「還政於民」的政制改革來奪取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變香港為獨立政治實體,實現大英帝國在香港「主權換治權」的美夢。
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英國與中國的實力和國際地位此消彼長;尤其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英國陷入嚴重經濟衰退,而中國擔當全球經濟的中流砥柱。倫敦亟欲拓展英中經貿合作以推動英國經濟復甦。而且,唐寧街10號認識到,在香港政制發展問題上,北京絕不可能在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原則立場上做出退讓,如果她一意孤行,支持香港的反對派而與北京翻臉,那麼,不僅在香港政制發展上不能如願,而且,還將支付英中關係嚴重倒退的代價。
於是,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老於世故的英國唱起了雙簧——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等過氣政客和英國駐香港總領事等一線官員公開支持香港反對派,而首相、外交大臣等主要領導人則反覆強調英中友好。香港的反對派政客不遠萬里飛到倫敦求援,遭受冷遇。香港一些對英國仍有好感者冷暖自知,對於英倫三島正發生的變化,自然作壁上觀。
全球政治格局調整的縮影
蘇格蘭2014年9月18日公投是兩年前開始籌備的。2012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和蘇格蘭地方政府首席部長薩蒙德簽署《愛丁堡協議》,同意蘇格蘭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投。2013年6月27日,《蘇格蘭獨立公投法案》在蘇格蘭議會通過;8月7日,獲英女王簽署。11月15日,蘇格蘭政府發佈長達670頁的白皮書,闡述蘇格蘭從聯合王國一部分成為獨立國家的細節和方式。
以爭取蘇格蘭獨立為宗旨的蘇格蘭民族黨,推動公投在2014年進行,懷有深刻用意。2014年是「班諾克本之戰」700週年紀念,在700年前的這場戰鬥中,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的軍隊擊敗了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軍隊的入侵。蘇格蘭獨立黨希望這一歷史事件煥發蘇格蘭人的民族情緒,支持脫離英國而獨立。
然而,蘇格蘭公投在2014年進行又是全球政治格局全面調整的一個縮影。
2014年9月11日至12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9月12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杜尚別宣言》發表,稱:「世界正經歷複雜的過渡時期,其特點是,整個國際關係體繫在轉型,世界格局多極化正在形成,國際經濟與國際政治不確定和不穩定性增多,地區和國際安全威脅增長。」
幾乎同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撰文論中美關係的阻力與動力,在分析當今世界大勢時指出:「歐洲正在拋棄『民族國家』模式。在過去兩個世紀,一定程度上受殖民主義的影響,整個國際體系正是建立在民族國家的基礎之上。在揚棄這一模式的過程中,歐洲左右為難:新的制度尚缺乏群眾基礎,舊的制度已失信於民。」
在蘇格蘭人民贊成和反對獨立的鬥爭相峙不下之際,歐洲其他一些國家,其中尤為突出的是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也湧起追求獨立的浪潮。
無論蘇格蘭2014年9月18日公投結果如何,蘇格蘭和英國的麻煩都將不會是更小而是更大,歐洲前途將不會是趨於平穩而是更加崎嶇,這一切,是整個國際關係體系正在轉型的題中應有之義。
有一種擔心認為:如果蘇格蘭公投結果是獨立,香港的反對派會否乘機鼓動香港獨立?我相信,讀了我以上關於香港人為何冷待蘇格蘭公投的分析,不難明白我的回答。公然要求香港獨立不是反對派的共識,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他們所爭取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旗幟下,盡量擺脫中央對香港的領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