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香港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佔中」三丑把司機位讓學生駕駛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2-04]    我要評論
       

反占中團體召集人李思嫣與一批示威者在場高叫支持自首口號。

【文匯網訊】「支持政府嚴懲佔中三子!」「加油!」昨天,「反佔中」與「佔中」示威者激烈而對立的呼喊聲出現在香港中區警署門外,「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在眾人注視下步入警署自首。如事情能按照他們最初的設想發展,「三子」自首意味著「佔中」運動結束。但現實是,不但他們所標榜的「愛與和平」演變為「恨與暴力」,「佔領」運動主導權也被「雙學」(學民思潮與學聯)搶走。昨日,戴耀廷呼籲學生「撤離佔領區」,敦促政府重啟對話,但雙方給他的回應都是「不」。香港輿論則把憋了60多天的火撒向「佔中亂港」的始作俑者,批評他們以民主之名向人灌輸「違法有理」,卻在局面失控、學生開始「瘋狂駕駛」後「跳車」卸責,「難辭其咎」。在外界激烈批評三位「佔中長輩」時,17歲的黃之鋒仍在絕食。香港特首辦3日對此表示,希望參與絕食的同學保重身體,但透過違法、抗爭等行為表達對政改的意見都是徒勞。

高調自首凸顯「佔中」分歧

據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自首不是懦弱,是履行承諾的勇氣,自首不是失敗,是對政府不仁的無聲控訴」,在2日宣佈即將自首的記者會上,戴耀廷把話說得很煽情。朱耀明則眼帶淚光,承認「佔領」運動偏離「愛與和平」的初衷,卻痛批梁振英政府用警棍、催淚彈對付市民,「無誠信、無恥、無理性」。香港《商報》3日社論形容上述言辭是強詞奪理,迴避「佔中」為本港帶來沉重傷害,將責任推卸給政府。

在此氛圍下,戴耀廷等人3日下午3時來到中區警署。在此之前,已有「占中」支持者趕到此地,以舉傘、朗讀《聖經》等方式為他們「加油」。反對「占中」的藍絲帶運動發起人李偲嫣也帶著十多名成員趕到警署外,高舉「佔中三子」、黎志英等人身穿囚服的肖像,及「港之將亡生妖孽」的標語,喊著「支持政府嚴懲三子」的口號,為三人「送行」。李偲嫣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學生對政府總部的暴力衝擊源於「三子」發起「占中運動」,今天趕到這裡就是要目送他們自首,好好體驗這一刻的開心。

自首後的戴耀廷等人沒有被特別扣留,約1小時後他們走出警署。戴耀廷稱,警方提供了一張相信特為「佔中」定制的表格,列出7至8條罪行(包括組織未經批准集會、煽動參與未經批准集會等),讓自首者自行揀選,而他只選了「未經批准非法集結罪」。香港《南華早報》3日曾預測有50人追隨「三子」自首,但警方3日下午公佈的信息稱,自首者共24人(18男6女),年齡介乎33歲至82歲。警方強調將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處理每宗案件。

從最初暢想「萬人自首」到僅20餘人跟隨,戴耀廷自首現場的冷清在場數十名記者恐怕都會注意到。他在自首前呼籲學生撤離「佔領區」,把運動轉化至小區「深耕細作」。但學聯與學民思潮均未響應自首號召。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說,尊重「三子」決定,但對自首有不同意見,不過他感謝戴耀廷,「當初沒有他宣傳公民抗命理念,就不會有雨傘運動,他功不可沒」。

多名泛民議員也拒絕隨「三子」自首。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稱,會待「佔領」行動完結後自首。人民力量議員陳偉業批評自首是「不智決定」,是對「佔領」人士「落井下石」。香港《東方日報》稱,「三子」與「雙學」各說各話,泛民人士則「反口覆舌」,所以即使「三子」自首,亂局仍難收。

3日,香港保普選反占中大聯盟召集人周融表示,「三子」自首標誌「占中」運動正式投降,亦看出運動有好大分裂。「三子」應向全港所有人謝罪,請求原諒。

「三子」為港招「災」 自首欲以屈求伸

在香港《星島日報》評論中,戴耀廷等人的自首「來得太遲」。文章稱,雖然這場運動被學生組織騎劫,偏離了最初的「劇本」,但無可否認,「三子」是運動的始作俑者,對今日的爛局要負重大責任。他們在多年前首先提出以違法行動爭取「真普選」,並為此提供了帶有道德光環的理論基礎,在眾人心中播下「違法有理」的種子,將違法行為「正義化」。結果是,認同「違法抗爭」的人越來越多,運動卻再難以駕馭,此時,他們卻把司機位讓給學生瘋狂駕駛,自己又沒有勇氣及早呼籲群眾跳離這失控的列車,任由大家自我感覺良好地在車上,直至失事流血。文章批評「三子」宣稱「占中」啟動後被「雨傘運動」取代,意指以後發生的事與他們無關,「這說法完全是卸責」,不論在法律還是道德上,「三子」均難辭其咎。

這一天,像這樣要求戴耀廷等人為香港之亂負責的聲音在香港媒體上還有很多。《南華早報》的評論稱,「占中三子」,一位是法律學者,一位是社會學家,一位是牧師,三位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對宗教有強烈信念,但對政治和政治組織卻一無所知,這是近乎可悲的。所以他們雖然發起了「佔領」運動,卻從未成功帶領過運動。自9月底學生罷課觸發「佔中」以來,「佔領」人士佔領了旺角、金鐘和銅鑼灣,偏偏就沒有中環。過去兩年,戴耀廷一直是政治辯論的焦點人物,但「佔領」開啟後,他突然變得無關緊要。如今,他們幾乎沒參與抗議,也沒同警方衝突,卻跑去自首,這無非又是場媒體大戲,毫無意義。

香港《成報》懷疑「三子」想「以退為進、以屈求伸」,將抗爭引到法庭。這種所謂的承擔精神「是玩弄政治光環的延續,是繼續迷惑民眾的漂亮手段」。文章質問,60多天的「佔領」行動給香港經濟造成損失,「三子能承擔嗎?」市民生活受到妨礙擾攘,「三子能補償嗎?」

「他們當然不是英雄」,香港《星島日報》3日說,在中國歷史上,叛亂將軍的結局都是跳海自盡或自殺,他們的行為都是有代價的。現在,即使「三子」承認責任(自首或被拘捕)、承擔責任(定罪),都不會減輕他們的罪狀。香港《信報》稱,「三子」中戴耀廷和陳健民都有法律背景,自首後有必要為民主與法治取得平衡,別踏入孤芳自賞的盲點與誤區,以為滿懷理想即有權犧牲別人的小我來完成自己的大我。須知道,民主種子必須深耕於法治土壤。

「再多的說辭,留待法庭陳說吧」,香港《太陽報》3日說,「佔中三搞手」口口聲聲要承擔法律責任,發起萬人自首,到頭來自首者僅一二十人,戴、陳等更言明只會就非法集結而自首。可為時兩個月的「佔領」行動,若非「佔中秘書處」事前長達年餘的籌款及籌備,並提供他們從不同途徑得到的大量財政及資源支持,「佔領第一線」的青年會一直拖嗎?若非有人存心煽動,學生會走上越來越偏激的路嗎?

「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香港《東方日報》社評引述春秋時代鄭國政治家子產這番話,以說明法治的道理——「如果執政者嚴格依法辦事,就沒有人敢以身試法,相反,執政者太過懦弱,有法不依,自然亂象叢生」。社論稱,以「爭取民主」為名的「佔領」運動已淪為無法無天的政治鬧劇,「愛與和平」變為「恨與暴力」。最令人不齒的是,學生組織的頭目發起暴力衝擊,自己卻躲得遠遠的,還辯稱「各有分工」。文章要求香港當局「當斷則斷」,收拾亂局,並提議擒賊擒王、實施宵禁,甚至出動駐軍,先禮後兵。「因為一物降一物,老鼠可以戲弄病貓,但絕不敢挑戰老虎」。

青年有怨香港如何走出泥潭

「讓一個17歲的孩子領導一場政治抗議是可笑的」,俄羅斯《新報》2日題為「荷爾蒙式騷亂」的文章這樣評論當下香港之亂。3日,仍在絕食的黃之鋒呼籲市民於當晚前往金鐘參與集會,聲援絕食學生。他所領導的學民思潮重申,只要政府願就「是否立即重啟政改」對話,3名成員便停止絕食。

「希望參與絕食的同學能夠保重身體」,3日下午,香港特首辦公室就絕食學生發表的聲明做出回應,稱要求「重啟政改」不符合法律程序及不切實際,政府不會亦不能同意。據香港《明報》報道,特首辦還稱,透過違法、抗爭等行為表達對政改的意見都是徒勞。當晚,學民思潮宣佈絕食者增至5人。

當日,《明報》題為「三子前往自首,走出佔領泥潭」的社論稱,此次「佔領」運動,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特首普選框架只是導火索,那些參與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呈現出來的關注遠逾乎此。放在中國大氣候與香港小氣候中檢視這次運動,運動關乎「一國兩制」之下香港高度自治權的安排,而日後與中央互動的年輕一代,家國情懷不濃烈,事態如何發展,值得關注。前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則在香港《信報》發表題為「佔領大勢已去,唯靠選票突圍」的文章,認為「後佔領」行動的核心是鼓勵年輕人投入2015年區議會選舉及2016年立法會地區直選,實行用選票突破現時的困局。「雙學」領袖可以定下目標,參加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

近日,隨著國民黨在台灣敗選,港台年輕人對商界精英借與內地大陸關係親密牟利,自己卻前途堪憂而心生怨念,成為美聯社等西方媒體渲染「港台年輕人挑戰北京」的論據。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董建華3日也表示,香港正面對不同的新挑戰,包括政改問題及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機會等。

53歲的香港市民劉先生對《環球時報》說,「我們年輕時,懂得很多東西不努力就無法爭取。現在的年輕人成長時享受順境,出社會才發現很殘酷。但問題是,他們訴求太多,付出太少」。

守護中環 反對佔中
      責任編輯:賀頓
央視引港媒說法連呼「佔中三丑」      [2014-12-04]
雲南多名學生被迫賣淫 或上供領導      [2014-12-04]
22歲香港籍學生涉殺台灣房東被收押      [2014-12-04]
黑龍江暴雪 十萬學生停課      [2014-12-03]
天津大學生千元自製3D打印機      [2014-12-03]
山東東營小學校車側翻致3學生死亡      [2014-12-02]
印度學生因不滿被派掃廁所逃離IS      [2014-12-02]
莫言中山大學演講:不建議中小學生讀我的書      [2014-11-30]
中國10省市染艾滋病學生過百      [2014-11-29]
學生上課嗑瓜子 老師買100斤讓嗑個夠      [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