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77年來國家首次為南京30萬亡魂降半旗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2-1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12月13日,南京,晴。

早7時整,江東門紀念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三名儀仗兵,

將國旗緩緩升至頂端後又降至三分之一處。

77年來,國家首次為30萬亡魂降半旗,

由來自北京的三軍儀仗隊執行。

此前,他們多在人民大會堂執行外國元首的歡迎任務。

這一次,是國家公祭。

準備

館前大街兩個月整治如新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國家公祭日前,南京市政府按照南京制定的國家公祭日期間環境質量保障管控方案,嚴令全市2000多家工地6日起全部停工,直至17日公祭日活動結束。紀念館附近一處工地施工人員說,國家公祭日環境管控比青奧會期間還嚴,每一家工地都明確了揚塵監管責任人,該處工地已停工近一周。

降半旗儀式上的國歌響起時,南京江東門街418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民口中的「江東門紀念館」,已被因首個國家公祭日趕來的群眾包圍。

為迎接首個國家公祭日,11月8日,紀念館對外發佈,自11月18日閉館整修,12月13日重新開放。昨天清晨,期待入館的群眾在臨時搭建的安檢入口處排起長隊。因黨和國家領導人到來,南京已提前告知紀念館周邊道路於13日7時到13時封閉,人們趕在7時前到達紀念館門口。

紀念館被黃色的菊花包圍。被圍欄圍起的紀念館大型群雕中,11.5米高的開篇之作《家破人亡》:手抱兒子屍體仰天長歎的瘦弱母親腳下,兩支黃色的菊花在暗淡的天色中格外惹眼。紀念館與雲錦博物館間的茶亭南路,兩旁綠植已換為菊花,館前的水西門大街,也隨處可見菊花盆栽。

水西門大街在首個國家公祭日前迎來10年來首次大規模整治。11月19日,青奧會前局部修補的水西門大街,經兩個月整治後「煥然一新」。全長3.4公里的道路完成雨污水管道、交通信號、公交站台、路燈、綠化的出新和提升。

首個國家公祭日的晴空讓不少圍觀群眾讚歎「天公作美」。去年12月13日,南京雖冬日暖陽照耀,城市上空卻灰濛濛一片,中度污染。國家公祭日前,南京市政府按照南京制定的國家公祭日期間環境質量保障管控方案,嚴令全市2000多家工地6日起全部停工,直至17日公祭日活動結束。

紀念館附近一處工地施工人員說,國家公祭日環境管控比青奧會期間還嚴,每一家工地都明確了揚塵監管責任人,該處工地已停工近一周。

不僅如此,工地與紀念館間的小路,也被鋪上嶄新的柏油,畫上白線。12月11日晚,附近的一位居民沿路散步,不小心踩到白線,執勤武警馬上跨步向前告知:請不要超過警戒線。國家公祭日來臨前夕,紀念館周邊,每隔兩三百米即有一位武警24小時站崗,每隔2個小時輪班一次。

家祭

回鄉祭掃 也去紀念館祭拜

現在一年當中,阮定東全家有四個特定的日子要祭奠,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當天,10月10日的家族祭奠日子以及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全家26個人都要到齊,去年12月13日全家到了22個人

12月12日下午,69歲的郵局退休職工宋建如來到紀念館外。自6年前從江蘇鹽城搬到紀念館附近,每年12月13日,她都會從家步行約半個小時來紀念館祭拜父親,父親在日軍入侵鹽城時遇害。

當天,很多南京市民趕來參觀。南京本地攝影協會的幾位業餘攝影師,每年12月13日都定點到紀念館拍攝祭拜照片,這次因閉館卻只能拍幾張紀念館的外景,紀念館牆上已插滿一圈黑底白字的「國家公祭」旗。

宋建如知道公祭日黨和國家領導人要來,所以特意將自己的祭拜提前,遇到閉館她只好沿著外牆轉轉,過幾天再來。國家公祭日,宋建如說,是國家要祭拜父親這群人。被日本人殺害前,她的父親是游擊隊的會計。

81歲的佘子清也將既定的祭拜提前了。過去9年,他每年12月13日都要來紀念館參加祭拜活動,紀念館的展館裡放著他母親的照片。77年前,僅3歲的他跟著哥哥和姐姐逃入美國大使館避難,母親和其他鄰居留守家中看守,後在日軍進村後遇害。

12月4日,佘子清帶著老伴、兩個女兒一起來到整修後的紀念館。萬人坑裡多了他母親的照片,提醒他萬人坑森白的屍骨中有母親的一具。佘子清喜歡家祭,這是他首次帶著50多歲的女兒一起家祭。自12月1日起,有20家倖存者家庭與他一樣進行家祭。他也打算等國家公祭過後,再帶著女兒去萬人坑那裡祭拜一下母親。

家祭,對去年才被確定為倖存者的阮定東來說,早在去年12月13日就開始了。2013年,阮定東終於讓爺爺阮家田的名字刻上紀念館的哭牆——遇難者名單牆。昨天,77歲的阮定東,說起77年前遇難的爺爺,仍然紅了眼眶。1937年,爺爺抱著他逃難,挨了日軍的刺刀在歸家後不久死去,懷裡的他卻安然活至現在。

將爺爺的名字刻上哭牆後,阮定東在清明節前一天回鄉祭掃,清明節當天去紀念館祭拜。現在一年當中,他們全家有四個特定的日子要祭奠,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當天,10月10日的家族祭奠日子以及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阮定東說,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全家26個人都要到齊,去年12月13日全家到了22個人。

國祭

一段從無到有的歷史

以前逢「大年」,省市「五套班子」正職領導都會出席活動,參與活動的社會各界人士1萬人左右;每逢「小年」,則由省市「五套班子」副職領導參加,集會總人數5000人左右。而這一次,「以國之名義紀事,世代相傳」

12月10日,距離國家公祭日還有3天,40多歲的南京出租車司機戴小順已經知道國家領導人要來。「領導人來參加儀式,那大屠殺就不是南京人的事,那是全國的事情!」這位25歲孩子的父親,他的父親是國民黨時期的警察,南京大屠殺後回到南京。他用帶著南京口音的普通話說,南京人都知道主席要來。

12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首次站在南京大屠殺公祭的主會場,祭拜30萬亡靈。

這一次仍然是奏唱國歌、默哀、鳴笛、獻花圈、發表和平宣言、撞和平大鐘、放飛和平鴿。不同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兩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公祭儀式,張德江主持,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這樣的規格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國家公祭日到來前,紀念館主頁更新:「21年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大型官方祭奠從無到有,從地方上升到國家層面,正是一段從無到有的歷史。」

1994年,南京大屠殺57年後,首次有了官方的悼念活動。第21次悼念活動,成了國家公祭。

此前,根據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的記載,1987年12月13日,南京各界人士和解放軍駐寧部隊曾進行公開悼念。當時新聞報道稱其為「南京大屠殺」事件50週年。400多人在「大屠殺」歷史遺址之一——南京市江東門「紀念館」,舉行悼念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中遇難同胞儀式。這次悼念儀式,由時任南京市歷史學會顧問張允然主持並講話,沒有任何官方人士出席。

1994年8月,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和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應日本「銘心會」邀請訪日,看到本是加害國的日本卻長期大規模、高規格紀念原子彈爆炸遇難者,朱成山十分震驚,回國後即遊說各級領導,最終獲批准。

朱成山回憶,第一次活動有800人參加,南京市政協主席主持,南京市長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講話,不過當時,省和南京市五套班子還只派副職領導參加。朱成山說,隨後,每逢「大年」(即逢五逢十)時,省市「五套班子」正職領導都會出席活動,參與活動的社會各界人士1萬人左右;每逢「小年」,則由省市「五套班子」副職領導參加,集會總人數5000人左右。

2014年12月13日,第21次公祭,習近平和倖存者夏淑琴、遇難者遺屬阮澤宇一同為國家公祭鼎揭幕。國家公祭鼎,「以國之名義紀事,世代相傳」。

與國家公祭日的籌備幾乎同時,南京市規劃局組織編制了紀念館周邊地區城市設計,計劃在以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核心的外圍增加12.55公頃的城市綠地空間,以形成公祭活動的區域空間,打造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功能為核心,將成為世界級文化遺產、國家公祭場所、南京市的公共活動中心。

改變

渺小個體首次被供奉在祭台

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資深專家張連紅說,過去我們對倖存者的聲音關注太少。國家公祭日,倖存者與最高領導人一同為國家公祭鼎揭幕,這是個很好的開始。專家們擔心的是,如何讓更多日本人、更多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殺,

12月11日,感歎著來南京大學學習的日本學生越來越少,張憲文坐在暖日照耀的辦公室,在網上種下一棵和平樹。他記得,南京大學內的日本留學生研究南京大屠殺的多。

昨天,很多年沒參加南京大屠殺週年紀念活動的張憲文,作為南京大屠殺研究的權威學者受邀參加公祭儀式。「老了,冬天冷。」1934年出生的張憲文,這樣形容為什麼自己沒有每年參加大屠殺紀念活動。

自上世紀60年代起,張憲文將半生的經歷奉獻給南京大屠殺的研究。這些年來,張憲文直接感受到,中青年南京大屠殺研究項目的申請,比較容易得到資助。不過,作為72卷本的《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的主編,他現在擔心的問題,是如何讓更多日本人、更多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殺。

同樣是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資深專家,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張連紅,樂觀地看到國家公祭日帶來的變化。「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挑戰的是以前只記錄日軍暴行的做法,以後我們會更多思考個體生命尊嚴。」

張連紅說,過去我們對倖存者的聲音關注太少。國家公祭日,倖存者與最高領導人一同為國家公祭鼎揭幕,這是個很好的開始。昨天,當16名禮兵將8個花圈放在哭牆——遇難者名單牆前時,央視解說員說,過去被視作渺小的個體生命首次被供奉在祭台上。

就在國家公祭日前,佘子清曾被南京大學的學生請到校園講課。2002年,剛被志願者發現確定為倖存者時,幾乎南京所有的著名高校都邀請他去講過課。那個時候,佘子清摘下帽子給學生們看日本人留下的傷疤,告訴他們日本人多麼殘暴。

這次,他不再摘帽子了,他給學生們講什麼是國家公祭日。「公祭日對死難者是最大的安慰,而且活著的人要知道,中國人都要知道,世界上都要知道公祭日。」有學生問他,佘老,你怎麼看日本貨?他說,「日本貨和中國貨是互相貿易往來,你不買日本貨,日本人怎麼買中國貨,不要提升到政治高度。」

      責任編輯:賀頓
澳門政府舉行南京大屠殺公祭活動      [2014-12-13]
學者:旅順大屠殺是南京大屠殺之始      [2014-12-13]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隆重舉行      [2014-12-13]
習近平:舉行公祭不是延續仇恨      [2014-12-13]
日媒如何報道中國國家公祭儀式?      [2014-12-13]
習近平攙扶85歲大屠殺倖存者揭幕      [2014-12-13]
新華社發佈《祭南京殤胞文》      [2014-12-13]
習近平在國家公祭儀式發表講話(全文)      [2014-12-13]
國家公祭今日舉行 全程25分鐘      [2014-12-13]
特區政府舉行南京大屠殺紀念儀式      [20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