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朱娟 鄭州報道)羊年馬上就要到了,可你知道3000多年前,「羊」字是怎麼寫的嗎?為何很多字都以「羊」為部首呢?13日,一場「羊年說羊」甲骨文字展為廣大市民揭開了其中的謎底。
「我查閱了大量殷商史料,發現在甲骨文裡,羊字有98種不同寫法,甲骨文拓片中也有16片有關羊的記載,這說明羊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就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羊年說羊」甲骨文字展現場,甲骨文篆刻專家韓書清介紹,「羊」字從甲骨文簡化而來,是象形文字,上面是兩個羊角,類似「人人」,三橫中,上下兩橫是其四隻腳,中間一短橫與豎代表動物的身軀。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這些刻在拓片的「羊」字,造型各異,栩栩如生。韓書清說,這些拓片上的文字,是他花兩個月時間,將98個羊字形態及最早有關羊的甲骨卜辭16片全部篆刻出來的,「在羊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希望人們看到不同羊字的寫法,能感受到先人造字的智慧,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及民族自豪感。」
他告訴記者,羊與人關係密切,既可做美食,又可承載藝術。「羊代表美麗,『美』字,即由『羊』和『大』組合而成;羊還孕育文化、體現正義、象徵安泰。古語中有三陽開泰出自「易經」,指正月冬去春來,吉利之象,把羊作為好運氣的象徵。」據瞭解,在《漢子大字典》中,以「羊」為部首的漢子多達204個。
他說,羊很早便走入人類視野,斑駁的巖畫中,有它們壯碩的身影;陶器的圖案裡,有它們美麗的面容;從商代的「四羊方尊」到漢代的「羊型銅燈」、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現在的年畫、剪紙等各種民間工藝品,羊的形象隨處可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