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資料配圖 【文匯網訊】近日,一名中國男子在一起間諜調查中因為出售該國首艘航母500多張照片,被控遭到外國情報機構利用。間諜,這一古老的職業,再一次走進公眾的視線。刺探、蹲守、潛伏、拍照、加密,這些在影視劇裡的情景,如今越來越多地走進我們身邊。隱蔽戰線的鬥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防不勝防:誰會是下個目標?
據中國國防報報道,什麼樣的人容易被境外間諜機關盯上?有機會接近情報源的任何人。這裡面既有涉密程度高的研究設計人員;又有容易被忽視的普通工人;既有處於核心部位的直接涉密人員;又有能夠涉足重要目標附近的外圍人員。
過去境外間諜機構策反的對象主要是掌握國家軍事機密的相關人員,因為這些人員最接近境外間諜機關所需要的情報,一旦策反成功,那麼機密文件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境外。然而,這些掌握機密的人員警惕性高、保密意識強,往往是最難策反的。
而今,境外間諜策反活動的目標群體正在由這些專業人士向普通公民擴展。現在一些不掌握秘密的普通公民也可能被策反,成為替境外間諜搜集情報的「棋子」。從公開的間諜竊密案件來看,被策反、僱傭的人員有企業員工、高校學生、打工者、軍事發燒友等。通過招募本國公民擔任兼職廉價的間諜,既避免了直接派遣本國情報人員存在的風險,也有助於打進境外情報機構進不去的機構和領域。比如,有些間諜會僱傭去涉密單位收廢品的人員,企圖從廢品中找到一些對他們有價值的東西。軍事基地、軍港、機場、國防軍工科研及生產單位的打字員、家政服務員等,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角色」,有的也成為境外間諜機關策反的對象。
實際上,現在的間諜在選擇策反對像時一般都是「普遍撒網、重點捕魚」。他們會在網上廣泛搜集公開的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如今國外間諜情報組織已經無孔不入,年輕人也已經成為他們策反的重要目標。個別年輕人安全意識不強、社會經驗不夠豐富,有的熱衷於上網找兼職賺錢。境外間諜便用做兼職、發調查問卷之類的名目去吸引他們,給的酬金也很高,這個時候就有人動心了。比如,2012年10月,為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哈爾濱某高校航天專業碩士研究生常某某在網上找兼職家教工作,並留下聯繫方式。有人主動與常某某聯繫,要他幫助搜集一些半公開的資料,常某某表示同意,每次都是對方先付款,並動輒數千元。在不到兩年時間裡為間諜搜集情報和內部資料50多次,接受「經費」20多萬元。
境外遙控:如何讓你上鉤?
境外情報機構竊取中國軍事機密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向中國派遣經專業訓練的情報人員,通過形形色色的掩護身份進入我軍事基地等重要設施,刺探情報。這種方式雖然直接有效,但是風險太高。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通過網絡獲取情報,招募下線顯得更安全更易操作了。
在近期連續曝出的境外間諜網上策反案件中,我們一起來看境外間諜人員是如何聯繫上被策反對象的。在近期因為向境外竊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而被拘捕的韓某交代:2014年3月,一個陌生的微信用戶主動聯繫他,自稱記者,看到他的求職信息,以需要新聞報道材料為由,指示韓某到某軍工企業就業,表示提供軍工項目的照片就可以獲得資金,為表示「誠意」,這名「記者」還非常爽快地先給韓某提供了1.16萬元的定金。無獨有偶,2014年4月,張某用手機聊天時收到了一個陌生人的交友申請,對方自稱境外雜誌社編輯,想要聘請張某兼職為軍事艦船專欄提供「遼寧艦」照片。受兼職的優厚報酬吸引,張某開始為對方工作,共向對方提供遼寧艦」照片500多張,對國家軍事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由此看來,境外間諜會根據任務設計最為恰當的掩護身份,通常在網絡上他們希望以境外某雜誌記者、編輯,或者某外國調查公司的研究人員為掩護,主動聯繫那些經過分析、篩選的目標人群。在接觸初期,間諜人員多以媒體約稿、兼職招聘、網絡交友等借口,以降低目標人員的戒備心理。間諜剛開始提的要求一般都比較簡單。他們先讓被策反對像去查查資料,或者搞個調研,或者提供些不太重要的照片和信息,照樣提供豐厚的酬金,慢慢讓其產生依賴,然後再安排搜集、竊取情報的任務。
步步淪陷:上船容易下船難
「如果有人問你,你願意出賣國家機密嗎?」絕大部分人會搖頭。很少有人會主動去做境外間諜的同夥,往往是掉進了他們通過金錢、美色、感情拉攏、威脅等手段布控的陷阱。當這些人發現自己在從事間諜行為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已經有把柄握在間諜手裡,間諜會進一步威脅訛詐。這就跟人陷入沼澤地一樣,難以自拔。
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經把從事間諜活動的動機簡寫為MICE,就是金錢、意識形態、妥協或強迫、自私自利。境外間諜一般採取金錢收買、感情拉攏、訛詐脅迫、滿足虛榮等方式接近拉攏目標,而且這些手段往往是交叉使用的。
當然,這些被境外間諜拉攏過去的人,自身往往也存在著問題。有的人見錢眼開,間諜機構就可能用金錢等來進行收買拉攏。出於對金錢的渴望,某軍工集團公司某研究所辦公室的打字員於洪洋在網上發出了尋求第二職業的信息。某研究所是境外情報機關覬覦已久、苦無下手之處的重要目標。於洪洋求職信息一出,境外情報機關喜出望外,立即鎖定了目標。雙方很快接上了頭,在境外情報人員面前,於洪洋將個人情況和單位的基本情況和盤托出。境外情報組織清楚此人的利用價值,向他頻頻發起攻勢,為於洪洋送錢贈物,看到於洪洋笑納後,境外情報人員隨後提出了搞點該研究所資料的要求。
在境外間諜網絡勾聯過程中,給錢並不是唯一的辦法,他們還會針對每個人的人格弱點進行感情拉攏。浙江金華的荊某曾經按照境外間諜的指令,遠赴寧波、山東、福建刺探我軍事情報。而他之所以如此賣力,就是因為被自稱是某大公司「經理」的境外間諜準確把握了心理。荊某是北方某省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到浙江打工,日子過得頗為艱難。「經理」說如果有什麼難處,比如生病需要錢,就給他打個電話,不用跟家裡人說。幾次交往下來荊覺得這個「經理」人還不錯,很感激他,也願意為他工作。
一旦獲取到相關的軍事情報,他們就會通過電子郵件加密傳遞給境外間諜,成為替對方火中取栗的炮灰,也因此而受到法律的嚴懲。
「密」從口出:軍迷吵架的背後
值得注意的是,備受軍迷青睞的國內各大軍事論壇和網站也往往成為洩露軍事秘密的「重災區」。一些境外間諜會通過「激將」等方式,不斷從各大論壇、軍事網站以及網絡聊天中刺探情報。
例如,在網上發佈的「某某部隊不堪一擊」「某型裝備性能較差」的網帖背後,可能就有間諜希望引誘部隊官兵發帖回擊中發現部隊真實情況和裝備性能。在爭論中,由於強烈的自尊心,為了證明自己看法的正確性,軍事發燒友們往往會不自覺地引用一些內部未公開的資料數據。這種「精心引導」的爭論局面一旦出現,就可輕而易舉地獲取他們所需要的情報。
也有的境外間諜會在論壇上故意發佈錯誤的信息,比如部隊的番號、裝備的性能、武器的參數等,引誘某些真正知情、表現欲又強的網友回帖反駁,從而拿到正確的情報。
軍事發燒友馬某某就是因為個人表現欲和虛榮心太強被拉下水的。他在某網站的軍事論壇上貼了一篇《×××艦大曝光》的分析文章,迫切地等著網友評價。這時,自稱L先生的台灣「軍情局」間諜發來郵件,吹捧馬某某「業餘鑽研軍事專業領域竟有如此深厚之功力」,這就極大地滿足了他的虛榮心。一來二去,他就被這位L先生發展成了間諜。
有時一條極普通的線索,在情報專家手裡能創造出與大容量縮微情報膠片同樣的價值。據報道稱,有國外諜報機構聲稱,在該國獲得的情報中,約80%來自公開信息,而其中又有近一半信息來自互聯網。中國國家安全部公佈的資料顯示,在已抓獲的間諜中60%的間諜承認一些重要情報是在網絡社區中獲得的。
《檢察日報》曾報道稱,軍事愛好者張某因偷拍訓練中的軍用飛機,並在網上傳播圖片,被法院一審以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張某是一名軍事愛好者,在其他軍事愛好者中傳播這些資料則是為炫耀自己軍事知識豐富。2003年,張某先後8次帶著攝影器材前往某軍用機場旁,對正在訓練的軍用飛機和軍用機場設施進行偷拍,共拍下486張照片。後經鑒定,張某拍攝的軍用飛機照片屬於軍事機密和國家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