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葉臻瑜 福州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令人關注的是,成為對台深化產業與經貿融合的先行平台,積極對接台灣的「六港一空自貿區」(台灣稱「自由經濟示範區」),改變台灣「悶經濟」發展困境,均是主打對台特色的福建自貿區的建設內涵與目標所在。
福建省省長蘇樹林本月在北京兩會上指出,福建自貿區有別於大陸其他片區,定會更加重視台企需求,並由他們的需求來引導自貿區的實驗和創新。此話一出,島內媒體皆解讀為「定心丸」,為台企台商是否能分享福建自貿區紅利,給出「一定信心」。
同時,而福建自貿區涵蓋福州、廈門及平潭三大片區,它們在「對台」上可謂「各司其職」。因台而設的平潭綜合實驗區,在探索兩岸全面融合上將先行先試亦潛力無限;廈門則在吸引台資和對台投資等方面謀求創新,主攻現代服務業;福州以兩岸經貿合作為核心、發揮其獨特的對台優勢。此前國台辦經濟局局長徐莽接受媒體採訪亦指,福建自貿區雖接棒上海,但「上海自貿區沒有的,福建會有」。他明確稱,「涉及服務業和製造業的創新改革開放,將在福建自貿區先試先行,為對台特色創造條件」,為福建自貿區所搭建的兩岸產業合作平台,指明方向。
台灣京揚物流公司董事長游文相在接受記者訪問時稱,大陸自貿區在稅制上獨具優勢,有利於推動核心企業群的出現,台灣若能借用平台進行對接,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他舉例稱,台灣目前汽配主件發展迅速,近幾年來在GPS導航系統、自動變速控制系統、防盜系統等方面都具有國際水平。「而福建已形成福州、廈門、龍巖三大汽車產業集群,未來若能建立兩港一中心,即台中港—福清江陰港—福建兩岸汽配零件發貨中心,不但能夠有力推進兩岸汽配產業的對接,也將繁榮兩岸港口經濟。」
「未來借由自貿平台一項高科技產品可在台灣設計、研發,在福建自貿區製造生產」是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孟俊給予兩岸產業融合的「繪製」的線路圖。他還提出,可從全球進口原料,在台灣島內加工到一定程度後,再轉至福建自貿區製造成品,最後銷往大陸或出口國際市場。並強調,這不僅符合「中國製造」的原產地規則,能夠享受零關稅待遇,同時福建招商引資也可取得新突破,帶動當地人流、物流和金流的流動,「絕對是雙贏」。
據悉,目前福建自貿區三大片區內,共有673家企業,779個項目,總投資88.4億美元,尚有38個新項目在申報「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