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昨天,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靈柩已送國會供公眾瞻仰,與國內葬禮常見的靈車不同,李光耀靈柩是搭載在一門25磅禮炮上轉移的。
這是新加坡具有濃重西方色彩的國葬方式。
據新華網報道,國葬禮是給予國家有功者最高規格的喪禮,而新加坡的國葬儀式和歷史須追溯到英國殖民地時代。
以炮架載遺體的傳統可追溯到1800年代。當時以馬匹拖拉的炮架運載大炮時,也順便用來運載陣亡的高級將領。因宗教理由,炮架上棺木擺放的方向,多數受禮人的雙腳是在前方、頭在後;受禮人如果是回教徒,則是頭在前方,雙腳在後。
當炮車經過時,沿途列隊的憲兵步槍的槍管是朝下的,象徵對已故者致以最高的敬意。
李光耀的靈柩由炮車運載,延續了英國軍隊使用炮車載送已故國家領導人棺木的傳統。
在西方,大多數國家的國葬都會採用炮車來運輸靈柩,與軍隊有關的軍葬也會動用炮車。不過在具體的領袖搭載方式上,各國都保持有本國的鮮明特色。
李光耀靈柩搭載在炮車上。
英國是國葬、軍葬禮儀較為完備的國家,炮車的使用也最為傳統。圖為丘吉爾葬禮中使用的炮車,由海軍士兵人力拖曳,古色古香。
撒切爾夫人享受的雖然不是國葬,但也有炮車伴隨。
英國有專門的禮儀用炮車,其搭載的火炮基本沒有別的用處,只是為了在頂上架設平台運輸靈柩。
美國的國葬也是需要炮車來運送靈柩的,圖為美國前總統羅納德·裡根的葬禮。不過雖然名為炮車,儀式上實際並沒有安裝炮。
蘇聯的國葬同樣要用到炮車,不過蘇聯時期葬禮使用的主要是蘇聯國產的M30型122毫米火炮。使用該炮的原因,一是在蘇聯生產的火炮中,該炮「復古」地保留了火炮前車,符合炮車的全套儀式,二來該炮的大架平直且長,可以方便地將靈柩佈置其中。圖為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葬禮。
享受國葬待遇的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其靈柩也是採用這一方式運輸。
蘇聯的做法也影響到了一些社會主義兄弟國家,比如越南的葬禮就如法炮製。
不過越南也是蠻拼的,非常本土化地在炮車上加上了一個香爐。
英國的殖民地也大多學習了英國的方式進行葬禮,不過因為這些國家沒有古樸的火炮,因此會用比較早期的25磅榴彈炮作為炮車。
當然殖民地也會在葬禮炮車上添加本國特色,比如2012年印度前總理因德爾·庫馬爾·古傑拉爾的葬禮上使用的這輛炮車……
阿拉法特的葬禮,選用的炮倒是很古樸,不過就不知道能不能用了。
也有有名的混搭配置,比如波蘭總統卡欽斯基的葬禮,使用蘇制ZIS-3型加農炮做炮車,由美制悍馬吉普車牽引。兩大強國伺候他一位,不知道他心中作何感想。
有遵循傳統的就有反傳統的,對於其他一些國家,炮車運輸靈柩並不常見。法國前總統夏爾·戴高樂的葬禮就使用一輛拆掉了炮塔的EBR-11裝甲偵察車運輸靈柩。戴高樂替代了那門火炮,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炮車吧。
中國國家領導人的葬禮也較為低調簡樸,使用靈車來運送靈柩。
朝鮮領導人也沒有使用炮車的習慣,金日成和金正日的葬禮都使用靈車來運送靈柩。
當然,不用炮車不表示葬禮的待遇就降低了,某些地區領導人雖然不用炮車,依然有著講究的排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