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國際在線消息,3月27日,國土資源部、住建部聯合下發《關於優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應結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2015年各地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應規模;優化住房供應套型,促進用地結構調整;多措並舉,統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部門聯動,加大市場秩序和供應實施監督力度。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夏丹對國際在線記者表示,此次政策為國土部主導,並與住建部會簽發佈,因此主要涉及土地供給方面的政策調整。通知的出台貫徹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夏丹認為,通知的第一個亮點是有松有緊,「有供有限」。當前房屋和土地的供求均存在區域性失衡的矛盾,其中土地消化週期的長短是影響該區域長期供應是否過剩的一項重要因素。
夏丹進一步分析稱,「從目前的情況看,青島、鄭州、長春等二線城市土地消化週期較長,按照目前的去庫存節奏,中長期庫存壓力較大,大連更是短期房屋出清週期和長期住宅用地消化週期雙雙偏高,三四線城市面臨的難題則可能更加艱巨;而另一方面,熱點區域供應不足現象明顯,除了一線城市外,廈門、海口等部分沿海或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的供應壓力也頗為突出,一些城市的存量土地僅供開發1年左右的時間。」
「在此情況下,對於住房供應明顯偏多或建住宅用地規模過大的市、縣採取減少住宅用地供應量直至暫停計劃供應,同時對於住房供求矛盾較突出的熱點城市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應規模,體現了政策制定的靈活性和分化性。」夏丹說。
「第二個亮點是合理轉化,『轉型利用』」,夏丹表示,這其中包括兩類轉化:第一類是供給過剩地區未開發房地產用地的轉化。對於房地產供應明顯偏多或在建房地產用地規模過大的市、縣,可將其未開發房地產用地的用途轉化為「國家支持的新興產業及養老、文化、體育產業等項目用途的開發建設」,這是一個新的提法,體現了調節房地產用地過剩和扶持國家支持的特定產業的雙重導向,是從國家經濟和戰略全局的一種綜合考量。第二類是商品住房可向棚改房和公租房轉化。這一思路已在之前的住建部收購商品住房用於保障性住房當中有所體現,本次更是進一步明確,允許整體購買在建項目轉化或未開工建設土地用途轉化的方式,將商品住房的房源或用地轉化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的相應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