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實習記者 劉亮荀 綜合報道)近日,四川省宜賓縣古柏鄉高明村村民劉清明在遷建祖墳時,意外挖出疑似玉枕的造型精美、黃綠相間的隨葬物品,當地村民結合墓碑所寫年代仔細辨識為清代同治年間瓷枕。宜賓現有瓷枕數量極少,古墓隨葬瓷枕在川南地區也不常見。目前該瓷枕的挖掘更是引起當地群眾極大的關注。
受成貴高鐵修建影響,宜賓縣古柏鄉沿線墓地均需當地村民配合遷建。4月11日上午,古柏鄉高明村村民劉清明的祖墳正式遷建,由於其祖墳關係到高明村侯氏家族50多戶村民,現場聚集了該村近兩百人圍觀。據高明村副主任侯昌貴介紹,該墳墓年代久遠,外形壯觀,不少村民都認為墓穴中會出現價值不菲的陪葬物品。事實上,挖掘過程也異常艱難,整個挖掘過程持續了近5個小時。
在挖掘了3個多小時後,第一塊大型石塊被挖開,瓷枕的一角進入了大家的視線。據悉,該瓷枕長度約有60厘米、兩側高度和寬度約為20厘米,外觀設計精美,不少村民都認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物,由於目前尚不確定該物品的價值及相關信息,暫由該村村民保管。
據瞭解,瓷枕即瓷質的枕頭,枕上用彩釉繪成精美的圖畫或題有詩句。隋唐已有燒製,宋代以磁州窯、當陽峪窯、扒村窯、登封窯所出為多。據說開始時是作為陪葬的冥器,後又作寢具和診脈之用。據宜賓市物博館負責人介紹,瓷枕屬於一般文物,主要是在宋代進入繁榮時期,清代出土瓷枕並不多。目前,川南地區出土瓷枕並不常見,宜賓地區尤為少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