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網5月1日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的活躍領導人。其中一位尤其擅長宣揚他將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記。
印度「雷迪夫」網站4月28日報道,2014年印度成功將一個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時,莫迪洋洋得意。他說:「今天我們創造了歷史。我們已經大膽地進入了未知領域,並實現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成就。太空項目的成功顯示了我們國家的實力。」
這個太空項目取得成功後不久,莫迪登上了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舞台並受到熱烈歡迎。
自始至終,莫迪一直在宣傳「印度製造」,他鼓勵世界各地的企業到印度生產它們的產品,因為印度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和低廉的生產成本。
在印度經濟快速增長之際,中國經濟卻在20多年的快速增長後出現了放緩的跡象。中國正努力通過促進國內消費並嚴厲打擊腐敗來應對增長放緩。
有人預測,最快在2015年印度就可能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
那麼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已經準備好取代世界上最大的一黨執政國家成為新的經濟奇跡了嗎?
中國問題觀察人士、《今日印度》半月刊的記者阿南特·克裡希南說,沒有這麼快。這位駐北京的記者說:「中國依然在甩開印度。如果印度今年增長7.5%,而中國增長7.4%,這會是條大新聞。但我認為,人們不應該忽視中印之間的差距。」
中國的經濟增長或許在放緩,但印度面臨的經濟挑戰更多,這包括更高的失業率、長期的通脹和嚴重缺乏基礎設施。
印孚瑟斯技術(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蘭加拉詹·韋拉莫爾說:「從教育、獲得不同資源的能力和就業來說,中國做得很好,比印度好多了。」
在最近的一份預算案中,莫迪政府宣佈了一些計劃,以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和對企業減稅。此舉和其他幾項提議都旨在刺激經濟增長。
儘管莫迪努力推動很多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措施,但印度的經濟實力卻無法同中國抗衡。
印中研究院的執行合夥人王海燕(音)說:「中國花了30年時間將自身打造為製造業王國。印度要達到這種製造能力也將需要很長時間。」
她說:「不僅僅是較低勞動力成本的問題。你必須擁有整套供應鏈。你必須擁有知識和技能。你必須同國際市場連接。」
她說:「因此,如果你問印度是否可能同中國競爭,我認為這不會馬上發生——今後20年內不會。」
「印度象」或許正向前猛衝,但強壯有力的「中國龍」有保持領先的能力。中國擁有能力和資金來對周邊施加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