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郗小星。 【文匯網訊】美國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遭逮捕,21日出庭,美司法部指控他向中國提供美國企業的超導技術「秘密」,以換取「名利雙收的職位」。
據京華時報5月24日報道,一旦所涉罪名成立,郗小星面臨至多80年監禁和100萬美元罰款。據瞭解,郗小星案早早「備案起訴」,調查人員援引私人郵件獲得「證據」,把原本是郗教授與那家美國企業的民事糾紛變成了美國政府起訴的刑事案件,而「洩密受益者」的矛頭指向中國。
被控通信欺詐等多項罪名
郗小星21日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費城東區聯邦法院出庭聆訊,受到「通信欺詐」、「協助和教唆犯罪」等多項罪名指控,稍後以10萬美元保釋。美聯社記者22日致電郗小星位於費城郊區的家,接電話的人表示無法置評。
郗小星長期從事氧化物和崩化物薄膜的材料物理研究,是二崩化鎂超導薄膜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旅美多年後,他加入美國國籍。
使用美企設備研究超導
美司法部起訴書顯示,2002年至2003年前後,郗小星利用學術休假,與一家美國企業合作時,得以接觸到一種給二崩化鎂超導薄膜制備領域帶來革命性發展的設備;2004年,他利用美國國防部提供的研究資助,尋求向那家美國企業購買一台這種設備,對方起初沒有同意,但在2006年1月前後同意郗小星使用,為期12個月,郗小星則簽署協議書,承諾僅用於測試目的,不會向第三方複製、出售、轉讓或以其他方式散佈這台設備,也不會對這台設備施以「逆向工程」。
協議書強調,那家企業向郗小星提供這台設備,並不構成它的「商業化」,而只是用於「測試目的」。起訴書和賓州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沒有提及這種設備到底叫什麼。
2002年9月,郗小星和同事在《自然材料》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宣佈在世界上首次製成大電流二崩化鎂超導薄膜材料。先前,研究人員發現二崩化鎂在超高溫條件下具有超導性,而郗小星和同事成功用二崩化鎂製成高質量薄膜材料,不僅表面平坦,還可以載送每平方厘米1000萬安培的大電流。當時還是副教授的郗小星告訴媒體記者,這一新材料工藝有望投入實際運用,比如用於製造新型微波器件。
暫不清楚起訴書所說設備是否就是用於製造大電流二崩化鎂超導薄膜材料,也不清楚郗小星與那家起訴書沒有提及名稱的美國企業在這方面到底是什麼合作關係。
被指為名利向中國洩密
不過,美司法部起訴書的重點不是與超導技術相關設備,而是郗小星「多次複製、出售、轉讓、散佈或以其他方式分享這台設備及其技術」或「未遂」,由他本人直接進行或得到「他指導的、來自中國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協助,受益者則是「位於中國的第三方,包括一些政府實體」,目的是幫助這些中方實體在超導技術領先世界。
起訴書指稱,郗小星大約在2002年加入中國政府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2004年至2012年前後,郗小星策劃並實施從那家美國企業騙取技術的「陰謀」,向中方實體提供技術並協助它們進一步發掘和使用這種技術,為他本人和中方實體牟取「經濟利益」。
美方檢察官援引他們截獲的電子郵件指稱,郗小星還提出幫助中方實體建造一座世界水平的超導薄膜實驗室。
起訴書稱,作為交換,郗小星反覆尋求在中國獲得一些「名利雙收的職位」。
賓州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發言人米歇爾·穆采林說,她無法就郗小星尋求那些職位、是否獲得置評。
物理系主任一職被停
記者查詢互聯網發現,郗小星曾受聘上海交通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兼職教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客座教授,2006年2月出現在教育部發佈2005年度「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人選公示名單中。
郗小星1987年在北大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加入賓州州立大學物理系,後獲任終身教授,2007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員,2009年進入天普大學科技學院物理系任教。
天普大學發言人雷·本茨內爾在一份聲明說,鑒於郗小星需要集中精力應對訴訟,校方已經任命一名物理系代理主任,但郗小星作為天普大學教師的身份沒有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