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葉佩妍)懷胎十月雖然辛苦,卻是人生一大喜悅之事。然而,根據國際數據顯示,一般孕婦約有10%至15%機會流產,即在懷孕24周前胎兒停止生長。流產對準媽媽來說,身心也會受創。中大醫學院婦產科於去年7月推出全港首個慣性流產診症服務,直至今年4月已處理35宗個案,當中三分之一人已成功懷孕。
中大婦產科學系教授李天照表示,若孕婦連續流產3次以上,即是慣性流產,現時約有1%孕婦有此問題。他指,有一半的慣性流產可找到成因,當中包括子宮結構異常、先天性免疫系統問題、荷爾蒙問題及遺傳因素等。李續稱,「若孕婦的子宮結構異常,包括雙子宮、單角子官或縱隔子宮等,她們出現慣性流產的機會比正常孕婦高出3至4倍。」
本港女士有遲婚的趨勢,年紀愈大的孕婦,出現流產的機會相對提升。李天照表示,女性年齡增長,會影響卵子質素,增加胎兒出現偶發性缺陷,以致流產的機會。他稱,根據統計顯示,年過40歲的婦女,流產率超過30%,是年輕孕婦的兩倍。同時,李天照指經常喝過多咖啡、吸煙及壓力亦會增加流產的風險。
子宮異常能生育 宜對症下藥
要檢測是否有慣性流產,李天照指,可以利用三維超聲波檢查子宮結構及有否子宮肌瘤。然而,被問及是否應該於懷孕前先進行檢測,避免出現流產的機會,李天照則表示,「這個問題在醫學界也是具爭議性的問題,因為即使出現子宮結構異常,都未必一定不能懷孕或出現流產,只是孕婦要特別小心,但若是出現兩次或以上的流產,我們才會建議孕婦進行簡單的手術解決子宮結構異常的問題。」
若不幸出現慣性流產,亦不代表不能生育。李天照稱,「慣性流產的治療方法需根據不同的成因而決定,若因為子宮結構異常,可以透過手術矯正;若是內分泌功能異常,則可以服用荷爾蒙藥等。」對於是否要接受人工受孕,他認為,遇到生育問題的夫婦未必一定要接受人工受孕,反而應對症下藥,先找到根本的原因,再決定解決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