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參考消息7月3日報道,日媒稱,中日俄正在以東北亞為舞台為權力遊戲打基礎。有消息稱,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7月將訪問中俄。還有消息說,日本不會就中國關注的戰後70周年「安倍談話」通過內閣決議,而且安倍首相將談話發表日期提至8月15日之前。
據日本時事社7月2日報道,一系列信息雖然是被零散報道的,但在安倍戰略外交中實際上是有關聯的。希望實現俄總統普京本年內訪日的安倍的當前戰略目標,與計劃9月訪美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意圖微妙地交織在一起。
報道說,安倍現在面臨著多個影響外交戰略的重要課題。一個是如何處理與行使集體自衛權有關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在本屆國會通過相關法案是日本對美國的承諾,法案的通過是在東亞深層次推進的權力遊戲戰略設想的前提。
另一個重要課題是戰後70周年談話。如果不採取內閣決議的方式,既可以坦率地表達首相個人的想法,也可以降低文件的等級,緩和中國的反對情緒。這是針對中國的戰略設想。
反過來說,安倍關注的是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活動。中國在這個活動上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點燃難以遏制的對日批評之火。但現在的日中關係,因為5月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率領的3000人訪華團,以及中方利用這一機會「對日緩和」,已從「硬」模式切換到「軟」模式。9月將迎來習近平的訪美日程。中國不想節外生枝。而且,如果中國選擇先與日本首相會談,然後再訪問美國的方式,就能更好地打造代表亞洲的大國與美國隔太平洋相對的印象。
報道說,在這種背景下,有人開始議論安倍9月初閃電訪華的說法。
安倍訪華可能遇到各種變動因素,但在思考安倍顧及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而訪華的可能性時,一個啟示是,德國在面對俄羅斯對德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時的應對方式:俄羅斯因烏克蘭問題與歐美出現明顯對抗態勢,德國總理默克爾雖然收到了邀請,卻未出席俄方紀念儀式,而是在儀式結束第二天的5月10日訪俄。這可以說是不切斷與對立方聯繫的高手外交。
報道說,如果安倍訪華的話,可能也會採取默克爾的方式。例如,在紀念儀式結束後的4日抵達北京,既可淡化戰後70週年這一歷史敏感問題,也可以向世界宣傳日本面向未來的對外姿態。
報道說,在這種背景下,現在已開始傳出日中韓秋初舉行首腦會談的消息,以及8月末至9月初日本外相訪俄的消息。在此之前,先是傳出了谷內正太郎7月訪華、訪俄的消息。到了9月初,目前推進的打基礎的「成果」預計會變成具體的行動展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