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報記者 俞晝 杭州報道)4歲開始學鋼琴,吃了比常人更多的苦,浙江蕭山盲童來佳俊花了15年,終於叩開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大門。雖然他看不見,但他用耳朵、用手指與世界對話,用琴聲演繹自己的音樂夢想。
由於早產搶救過度而導致的氧氣中毒,來佳俊從小雙目失明。生活在黑暗中的他,喜歡聽音樂,喜歡敲打物品聽它們發出的不同聲音。為了發展他的音樂天賦,雙雙下崗的父母仍省吃儉用,將他送去學習鋼琴。
2005年,來佳俊考入北京盲校就學,同時在中央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周廣仁的引薦下,跟隨其得意門生毛棟黎學習。為了照顧來佳俊,父親來戈鴻不再工作,每天忙於接送兒子往來盲校和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全家就靠在首都師範大學圖書館做清潔工的母親維持生計。
對於盲童而言,來佳俊學琴遇到最大的困難是識譜。因為看不見樂譜,從小父親就是買光盤給他聽。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所學的曲子越來越難,結構上的複雜,傳統方法聽曲子記譜的方法越來越難。所幸,通過跟老師的磨合,聽不下來的地方讓老師再指導,通過左右手單音彈奏,來佳俊最終克服了這個困難。
2009年5月,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招生考試中,來佳俊以全國第8名的優異成績,考入該校鋼琴專業繼續學習。在學校裡,他系統學習了中西方音樂史,提高了音樂知識面,從而掌握了曲子的精髓。
多次與香港樂團合作
這幾年來,來佳俊多次前往日本、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演出。「在琴室裡練琴與在舞台上演出不一樣,今年4月有機會到香港與一個交響樂團合作,有很好的體驗,8月份還要再去一次。」
對於接下來進入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習,來佳俊有明確的目標:「要提高我的曲目量,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流派的音樂。還要找到自己的聲音,能夠獨立地處理曲子。對一首曲子有自己的思考是獨奏者必須做到的,早晚要離開老師。」
談到今後的夢想,來佳俊說,「我希望能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到貝多芬故鄉的音樂學院深造,因為德國是鋼琴的發源地。」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如今,他已經開始自學德語,在圓夢「鋼琴家」的路上,來佳俊仍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