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MH17空難周年祭:真相或仍為謎?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7-17]
     

俄羅斯官方媒體「第一頻道」2014年11月公佈了一張MH17航班墜機前的衛星圖片,疑似一架戰機向航班發射空對空導彈。但西方媒體認為該衛星圖系偽造。(圖片來自網絡)

【文匯網訊】一年前的7月17日,馬航MH17航班客機在烏克蘭東部交戰地區上空被擊落,機上298條無辜生命成為烏克蘭衝突的犧牲品。令人惋惜的是,這場悲劇非但沒有帶來對戰爭的反思,相反卻成了大國博弈的一顆舉足輕重的棋子--政治角力伴隨空難調查的始終,令這一事件的真相至今依然撲朔迷離、莫衷一是。

據新華網報道,在馬航MH17空難發生一周年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5日披露了這一空難事件最終調查報告的核心內容,報道援引一名自稱接觸過調查報告草案的消息人士的話稱,MH17航班是被發射自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據點的山毛櫸導彈擊落的。

這份原定於今年10月上旬公佈的調查報告,現在被西方媒體曝出,引發俄羅斯的強烈不滿。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披露最終報告草案之後數小時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荷蘭首相呂特通電話時指出,不應允許將有關空難的明顯政治化的種種說法拋給媒體傳播。

縱觀烏克蘭危機,MH17空難是導致烏國內衝突國際化的標誌性事件,隨之而來的軍事援助和「制裁戰」進一步激化了危機,同時也決定了空難調查的錯綜複雜程度。一年後的今天,能夠為各方所接受的調查結果,仍然僅是這架客機被「大量能量巨大的物體」擊中導致空中解體,而至於對於肇事方的認定,早已超越技術層面,成為烏克蘭問題各方相抗衡的著力點。

一年來,烏克蘭政府軍和東部民間武裝一直在相互指責對方擊落客機,其背後是醫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較量。雖然在表面上,西方和俄羅斯都強調武裝衝突是釀成MH17悲劇的根本原因,呼籲停火配合調查;而實際上,正是這起空難給了外部勢力介入烏克蘭危機的絕佳機會。回顧整個烏東地區衝突過程,雙方交戰正是在馬航空難後進入白熱化,這與外國的干涉不無關係。

儘管《新明斯克協議》簽署後,烏東地區衝突雙方有所克制,西方與俄羅斯的輿論戰卻愈發激烈,圍繞MH17空難事件的種種新「證據」層出不窮。一年間,西方和俄羅斯分別拿出各自掌握的衛星圖像、監控數據和證人供詞,將矛頭直指對手支持的衝突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5日搶先披露最終調查報告草案,表明西方國家在這一問題上再次發力。

此外,西方和俄羅斯還針對是否在聯合國安理會設立國際刑事法庭的問題爭論不休。這一要求7月初由澳大利亞、比利時、馬來西亞、荷蘭和烏克蘭組成的MH17空難聯合調查組提出,並稱這是確保遇難者及其家人獲得公正結果的最好方式。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強烈反對,認為在這起空難事件真相調查清楚之前,這一做法「既不合理也無必要」,是對俄羅斯施壓的做法。普京16日在與呂特的通話中也強調,設立國際法庭以對空難責任人進行刑事調查的倡議為時過早,只會產生相反效果。

由於馬航空難調查被西方國家主導,無論最終調查報告否指向民間武裝,俄羅斯都處於絕對被動的局面當中,因此俄方對空難國際調查並不買賬。事實上,在馬航空難最終調查報告草案曝光之前,俄方就已經得到了這份文件。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署副署長斯托爾切沃伊7月2日曾表示,在他得到的最終報告草案中,「問題比答案多」,俄方將把已掌握的情況反饋給調查組。

毫無疑問,在烏克蘭危機當中,MH17空難掀起的波瀾最大,是最受矚目的事件。調查認定的肇事方無疑會受到全世界的譴責,而其背後的支持者也難逃責任。可以預見,如果MH17空難的最終調查報告將矛頭指向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和俄羅斯,俄方肯定不會予以承認,同時拿出更多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從過去一年的情況看,這樣的論戰很有可能無休止地持續下去,如此循環往復,或許永遠等不到MH17空難真相揭開的一天。

      責任編輯:星空
MH17空難真兇影像公佈      [2015-07-16]
德翼空難:調查員否認獲墜機前視頻      [2015-04-02]
德墜毀客機副駕駛:我要讓全世界都記住我      [2015-03-28]
荷調查員:俄操作導彈擊落了MH17航班      [2015-03-21]
台灣空難最後一名罹難者遺體尋獲      [2015-02-13]
台灣復興空難43具罹難者遺體全部找回      [2015-02-13]
復興空難第二批罹難者遺體返大陸      [2015-02-11]
國台辦斥責「機師被大陸挖角致空難」說法      [2015-02-11]
復航空難首批大陸罹難者遺體運抵廈門      [2015-02-10]
復興航空今將舉行空難家屬說明會      [201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