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東京中心區域的九段下,不少跨國公司選址於此。日本作為資源緊缺的島國,經濟與海外市場高度依存,而這裡就是全球化的大網與日本的一個連接點。
九段下的另一張名片卻代表整個國家的另一面:從九段下地鐵站只需步行五分鐘,就能到達靖國神社。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現有的8萬多個神社中,只有靖國神社因供奉二戰戰犯的牌位而屢次成為國際紛爭的焦點。
在《環球時報》最近的採訪中,靖國神社徹底否認「戰犯」的存在:「所有的死難者都是為了國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並無分高低貴賤。在日本國內的角度來看,並不存在戰犯一說。這也正是在戰後70年的歷史中,貴國所謂的戰犯一直被合祭在靖國神社中的原因。」
對日本國內近年來討論的「分祭」戰犯的提議,靖國神社表示,「因為要顧慮政治、國際關係因素而改變祭祀方法是不可能的。」
否認存在「戰犯」等於否定了東京審判。是什麼讓它有膽量公然挑戰國際社會公認的二戰結果呢?
否認戰犯
不同於一箭之隔的商務氛圍,靖國神社充斥著戰爭記憶和政治訴求。在入口處,常有各種組織借地宣傳。一個名為「幸福實現黨」的政治團體幾個星期以來在附近收集遊客簽名,用來向政府施壓,達到否認慰安婦和南京大屠殺的目的。一名女黨員說,慰安婦從未存在,日本政府承認它是因為受到媒體誤導。這個政黨的創始人自稱與靈界相通。
通往神社的甬道中間樹立著一座銅像,紀念近代日本陸軍的創始人大村益次郎。進入靖國神社必經兩扇「神門」,門上掛著巨大的十六瓣金色菊花,作為日本皇室的家徽,這一標誌只有代表天皇的場合才會使用。二戰期間,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與刀》試圖探尋日本的文化傳統以解釋其驚人的戰爭動員能力。靖國神社作為宣揚「為天皇盡忠」的戰歿者紀念場地,可謂「菊與刀」的現實像征。
神社是神道教的祭祀場所,要弄清神社不能不說神道。作為有2000多年歷史的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在19世紀後半葉逐漸與皇權結合,明治天皇在1889年頒布帝國憲法,確立「國家神道」,使天皇集宗教權與政治權於一身。靖國神社由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建立的「東京招魂社」發展而來,只祭祀為天皇盡忠而死的人。通過將死者的靈位不分生前軍銜等級平等地供奉起來,達到安撫親人、動員戰爭的目的。
日本戰敗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二戰首要戰犯進行「東京審判」。雖然天皇免於被起訴,根據美國主導的日本新憲法確立的政教分離原則,天皇去神格化,「國家神道」成為歷史,所有神社都變為宗教法人。
真正造成靖國神社今日困局的是,1978年靖國神社秘密地將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的牌位移入正殿祭祀,此前業已接納了大量乙級和丙級戰犯牌位。此後多名日本首相以公職身份參拜靖國神社,被中韓等國視作嚴重的政治事件而強烈反對。自1979年起,每年都參拜靖國神社的天皇再也沒有正式參拜。
二戰死者在近250萬個被供奉的靈位中佔絕大多數,但被判刑的戰犯在數量上是很小一部分。
靖國神社打著「紀念為國捐軀者」的旗號,把自己塑造成「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象徵。通過在傳統節日舉辦多種形式的祭祀活動,吸引大批國民前來。根據靖國神社提供的數字,每年約有500萬人次「參拜」靖國神社。參拜者在拜殿前的善款箱扔點零錢,雙手合十祈禱。
圍繞靖國神社有兩大爭議,其一是政府官員參拜戰犯,其二是其對侵略戰爭的美化。前來參拜的日本民眾能否將靖國神社所渲染的民族精神和夾帶其中的軍國主義區分對待呢?
戰爭紀念館
游就館是靖國神社內收藏和展示遺物的戰爭紀念館,名稱取自《荀子》的名句「居必擇鄉,游必就士」。館內展品的陳列方式和內容介紹無不在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宣揚右翼的歷史觀。進入展館首先來到兩個放映廳,循環播放著二戰紀錄片,充滿悲情的解說和感人畫面極力渲染日本士兵的為國盡忠,強調受害者形象。
游就館精心設計的展覽回顧了「武士道」的發展,但以日本近代以來的對外擴張戰爭為主,包括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重點介紹的「大東亞戰爭」。
展覽所呈現的戰爭是充滿正義感及合法性的「保家衛國」,將日本對亞洲國家的侵略描繪成「解救」西方殖民地並為他們帶來文明。展覽對具體事件的描述也極力淡化日軍罪責,如對「南京事件」(南京大屠殺)的介紹,僅僅說日軍消滅了「失利的中國軍人偽裝成的平民」,而且強調松井石根司令在南京「嚴正軍規」禁止日本兵進行不法行為。
專門有間展室展出士兵從戰場上寫來的家書;作為戰後七十週年的特別板塊,展館策劃展出了數百封戰爭遺孤和親屬寫給陣亡士兵的信,這些寄托哀思、充滿人情味的文字令觀者動容。
然而,在渲染日本承受戰爭創傷的同時,整個館內卻找不到任何對戰爭責任的反思。諷刺的是,造成這些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悲劇的,正是幾百米外供奉在靈璽簿奉安殿的戰爭發動者。
對於靖國神社供奉的戰犯牌位,日本中國友好協會副會長宇都宮德一郎表示,可以理解死者家屬希望能有一個祭祀的場所,但內閣成員和其他政客參拜是造成問題的原因。祭祀戰犯本身就是不合適的行為,因此他從未踏進靖國神社,而選擇去其他神社祈禱。
如何處理靖國神社內的戰犯牌位問題,在日本國內已討論多年。一個方案是將戰犯牌位遷出,分開祭祀。但由於靖國神社在戰後已成為一般宗教法人團體,官方並無權利插手具體事務管理,神社有自行決定的權利。
在《環球時報》的採訪中,靖國神社表示,「對我們來說,因為要顧慮政治、國際關係因素而改變祭祀方法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一般神道教理念中,把已經合祭的戰爭死難者的英靈再分出祭祀是絕對不合理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日本道紀忠華智庫首席研究員庚欣認為,靖國神社問題已經越來越成為日本政客的一張牌,出與不出、如何出這張牌都是為了獲得主動權和討價還價的籌碼。所以置之不理或許是可以採用的應對方法。
|